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张洁亚: 18岁英勇牺牲的“战火玫瑰”

日期:09-03
字号:
版面:第T03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记者 唐乐燕

在南陵县何湾镇南山脚下,有一座新四军女战士的坟墓——85年前,年仅18岁的新四军女战士张洁亚在对日作战中,不幸壮烈牺牲,从此长眠于此。

直到6年前,随着她的事迹被挖掘出,三段不为人知的故事渐渐浮出水面。

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故事,却承载同样的永远鲜活的家国情怀。

第一段:18岁战火玫瑰牺牲的故事

张洁亚烈士,1922年出生于上海,从小受革命思想熏陶。1938年,16岁的张洁亚告别家人,从上海黄浦江畔来到皖南,加入新四军部队成为一名抗战女兵。1940年,工作认真负责的张洁亚被调到新四军三支队司令部军需处。

这一年的4月末,南陵何家湾发生了异常惨烈的一战。据记载,1940年4月24日,日军出动5000余人,企图对皖南云岭的新四军军部实施“扫荡”。新四军首长得到报告后,立即命令第二支队第三团开赴何家湾一带阻击敌人;与此同时,命令三支队五团守卫繁昌至南陵一带阵地。4月26日,新四军何家湾反“扫荡”战斗打响。

就在这一战中,张洁亚跟随着三支队五团军需处主任杨木贵一行10多人,向南山方向行动时,突遭日军包围,张洁亚腿部被敌人击中。在生命最后关头,为了不让随身携带的至关重要的军饷和账目落入敌人手中,她挣扎着用尽力气将银元和账目掩埋在草堆里,然后再爬行至别处,终因失血过多而牺牲,年仅18岁。

而这场战斗最终也赢得了胜利,新四军和敌人奋战一日,毙伤日军中佐以下300余人,成功阻止了敌人对新四军军部的进犯。

第二段:三代人接力守墓的故事

张洁亚用自己的生命守护了军饷和账目。与此同时,另一个守护的故事也开启了。

何家湾战斗结束后,何湾南山村村民宋满昌,发现了张洁亚的遗体。从烈士随身的行囊中,得知了她的身份——这是一名新四军战士。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宋满昌冒着生命危险,和儿子宋德玉偷偷把张洁亚安葬在了自家屋后的墓地中。

从此,葬进祖坟的烈士便成为了他们的“亲人”。每逢清明、冬至、除夕,宋家人会把张洁亚当作自家人一样,清理墓地、供奉祭奠。就这样,宋家人开始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守护——第一代人宋满昌;第二代人,儿子宋德玉;第三代人,孙子宋峰其……“虽然从未谋面,没有血缘关系,但在我心里,她就是我的‘姑姑’,是我们的亲人。”如今宋峰其已然70多岁,宋家三代人守护张洁亚烈士已经有80余年。

第三段:皖沪接力寻亲归队的故事

烈士长眠在异乡的土地上,何时才能认回亲人、魂归故里?2019年,张洁亚的故事,迎来了最终的大圆满。

2019年4月清明之际,南陵县退役军人胡食万回家乡时,无意中得知宋家人守护新四军女战士的故事。“这样一位年纪轻轻就牺牲的巾帼女兵,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淳朴守护,我作为一名老兵,非常感动。”在为之动容的同时,他决定为张洁亚烈士寻亲。

在胡食万不懈努力下,很快上海、安徽的媒体、相关部门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纷纷加入寻亲的队伍。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终于找到了张洁亚的亲人——2019年8月13日,张洁亚的妹妹陈惠珍、侄女范玉瑛和两个侄子陈锡荣、陈海泉,以及侄孙女陈姗姗等一行5人,从上海赶到南陵县何湾镇南山脚下“探亲”。长眠于此79年后,张洁亚终于和亲人“相见”。

2019年9月29日,中国烈士纪念日前夕,在上海福寿园人文纪念公园新四军广场的新四军纪念墙上,在牺牲79年后,新四军上海籍女兵张洁亚的英名,终于镌刻了上去。张洁亚烈士,“归队”!

本文图片来源新华社、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