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嗡嗡——”走进南陵县许镇镇民一村的食用菌基地,智能方舱里的温控风扇轻声运转,鲜嫩的秀珍菇从菌棒里冒出灰白色的胖菌盖,等待着被人采摘,村民们一边背着采收篮,一边熟练地在菌棒间寻找成熟的秀珍菇,一派鲜活的采摘景象。
据民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时根兰介绍,民一村食用菌方舱基地是村里盘活集体经济的重要项目。这看似不起眼的“方寸之地”,正靠着智能科技和高效模式,源源不断地“吐”出鲜嫩的秀珍菇,悄然铺开一条村民家门口的致富新路。
该项目通过盘活闲置建设用地改造成生产车间,建成占地500平方米的7座智能方舱加冷库及包装车间,每个方舱可以入舱2300个菌包。同时引入智能温控和物联网系统,可实时精准把控秀珍菇生长所需的温度与湿度,每天可以生产秀珍菇1400斤。
“一开始我们没经验,走了不少弯路,后来和云菇公司达成合作,才算慢慢步入了正轨。”时根兰说道。
如今民一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云菇公司建立长期合作,由云菇公司全程提供优质菌包,同时包揽后续销售,村里得以专心聚焦生产环节。
为保障每一批次菌菇品质,在每轮7天的生产周期结束后,工作人员都会按规范流程,先清除舱内残留菌渣与杂物,再用专业消毒剂进行全面喷洒,最后通风静置确保环境无菌,从源头为下一轮生产筑牢安全基础。
现在,每天清晨,村民们都会准时到基地忙活:给菌棒喷水保湿、检查方舱内的温湿度、小心采收成熟的秀珍菇。
正在给秀珍菇喷水的村民朱大哥笑着说:“以前我经常在外面务工,顾不了家,现在村里面有了这个食用菌基地,在家门口干活,一个月还有五六千元的收入,真的感觉很好。”目前,基地已带动15名村民稳定就业。
如今,民一村的食用菌产业已步入正轨,每周产出的秀珍菇通过云菇公司渠道快速销往各地。这智慧方舱就像个小引擎,不仅带着村民干,还拉动了上下游产业,实实在在给乡村振兴添了把火。
谈及下一步规划,时根兰信心满满:“现在一个菌包能产秀珍菇6—7两,秀珍菇A菇率能达到93%,接下来,我们将盯紧‘菌食加工智能化’,把品牌打得更响,规模做得更大,产业链拉得更长,带动更多的村集体、村民参与进来,带动他们共同致富,让村集体经济越来越红火。”
图为工人在食用菌基地内采摘秀珍菇。
杨子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