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以节为媒以果兴产 甜蜜产业促振兴

日期:09-01
字号:
版面:第A05版:繁昌·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程卓 伍圆圆 朱海兵 王鑫 陈喆彧 邹文博)盛夏时节,瓜果飘香。在繁昌,一系列以果为媒、以果兴产的农旅活动正火热开展,节庆盛会串联起采摘体验、文化展演与产业振兴的链条,形成独具特色的“甜蜜经济”。小小果实,正为乡村振兴注入蓬勃活力。

八月长江畔,荻港镇滨江公园内歌舞欢腾。第四届葡萄采摘季在《丰收的喜悦》旋律中拉开帷幕。尽管天气炎热,但民歌与古筝演奏仍吸引众多游客驻足。劳动技能竞赛区内,葡萄装箱比赛紧张进行;展销区内,“阳光玫瑰”“夏黑”等葡萄品种琳琅满目,市民纷纷驻足品尝。

荻港镇杜园家庭农场负责人杜世海告诉记者,葡萄采摘季活动极大促进了葡萄销售,“今天销量非常好,卖得特别快。”

走进鹊江村千亩葡萄园,沙质土壤孕育的“庆大葡萄”挂满藤架,果粒饱满、晶莹剔透。游客李成与朋友专程前来体验采摘,他欣喜地说:“这里的葡萄种植不仅绿色环保,果肉也很饱满。我们既体验了采摘的乐趣,又品尝了美味,非常愉快。”

依托临江气候与标准化种植,“庆大葡萄”已获得绿色食品认证和“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合作社通过品牌化运营,推动农业与旅游深度融合,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荻港镇党委、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支持合作社举办葡萄采摘节等活动,树立品牌形象,助力乡村振兴。如今,这些长江畔的“明珠”正成为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融合的“甜蜜引擎”。

繁昌的丘陵地貌为枣树生长提供了优越条件。以往因病虫害与技术缺乏,枣树种植规模小、效益低。在繁昌经开区枣园村育苗基地,林业专家张之华正在教授村民嫁接技术。今年培育的1.2万株优质种苗,为产业规模化奠定了基础。

枣园村党总支书记高守武透露,村里计划平整300亩山林,于2026年春节后移栽枣树。股份经济合作社准备种植两万株,同时发动村民种植一万株。

繁昌长枣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鲜果清甜多汁,而传承六百年的蜜枣制作技艺,更让其香飘世界。横山高氏蜜枣负责人高守伟谈起产品时如数家珍:“我们的长枣外观呈琥珀色,透光见核,外酥内软、甜而不腻,深受消费者喜爱。如今通过线上线下销售,蜜枣已远销全国甚至出口到泰国。”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枣园村积极延伸长枣产业链,发展饮料、酿酒等深加工产品,并建设观光通道,便于游客体验采摘。马坝社区近日举办第二届代冲长枣文化节,民歌悠扬,亲子家庭提篮采枣。划枣比赛现场,孩子们用木刀剖枣,果核细小引人惊叹;信用积分兑换区前,村民凭乡村治理积分换取生活用品,笑容满面。

“第一次带孩子来参加长枣文化节,特别热闹。孩子自己采枣、划枣,玩得很开心。枣子又甜又脆,我们还带了一袋回家。”游客许海琴说。繁昌代冲果品协会会长邓泽才认为,文化节不仅推广优质枣品,更融合了亲子互动、农事体验与乡村旅游,“让更多人了解乡村文化,同时也拓宽了农特产品销售渠道。”

近年来,繁昌区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举办黄桃、葡萄、青梅等采摘节,提升产品知名度与美誉度,畅通销售渠道,实现“季季有果摘,月月有节过”,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以节为媒,以果兴产。热热闹闹的采摘现场,洋溢着游客的欢笑与农户丰收的喜悦。未来,繁昌区将继续延伸产业链,持续打造节庆IP,让每一次田园相遇都成为城乡共富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