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6000亩良田 筑牢防洪排涝安全防线
日期:09-01
□记者 齐雯雯 王牧
走进鸠江区白茆镇三垅圩排涝站更新改造项目现场,一座全新的排涝站雏形已显,站后耕地阡陌纵横,农作物长势旺盛,一派绿意盎然。这是鸠江区2025年10项民生实事之一,更是三垅圩内6000名百姓期盼已久的心愿。
“老站建于1977年,是三垅圩内唯一的排涝泵站,承担着三垄村6000亩耕地和8.3公里堤防的防汛排涝任务。”谈及更新改造初衷,白茆镇水利站站长董竹林介绍,老站虽然曾为当地农业生产、经济发展发挥巨大效益,但受限于建设标准低、近半个世纪的运行耗损,设备老化,磨损严重,难以承担当下排涝任务。“尤其遇上像2020年、2024年那样的大汛,排涝动力不足导致圩内积水严重,既造成农户经济损失,也直接影响圩内耕地、人员等安全度汛。”
对于老站“力不从心”的困境,在站内工作30多年的站长陈苏生更深有体会。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老站,门窗都是木质的,基础条件很差,进入主汛期也正是盛夏酷暑的时候,陈苏生跟其他站内工作人员要在没有空调的情况下,24小时轮班坚守在设备旁。“条件非常艰苦,尤其是设备老化易出故障,我们要时刻警惕故障发生,做好维修准备。现在好了,新站不仅办公环境大大改善,新的设备先进,也不用担心故障问题。”陈苏生感慨道。
老站更新改造成了民心所向,新站建设更时刻牵动着圩内百姓的心,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家住排涝站旁的村民倪近华,得知新站扩建场地不够,二话不说主动无偿让出了自家4分菜园地。“造新站是为咱老百姓干的大好事,咋能不支持,大家天天都盼着新站早日造好。”倪近华笑着说。
据了解,三垅圩排涝站更新改造工程为V等小(2)型,项目总投资791万元,设计排水区面积4.05平方公里,装机3台套共396千瓦,设计排涝流量3.89立方米/秒。相比老站1.8立方米/秒的总流量,新站排涝能力提升一倍多,调节闸引水抗旱能力也同步增强。
该工程自2024年9月开工建设以来,目前已基本完工,正在加紧进行绿化、道路恢复等收尾工作,预计9月底能全面完工。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份新站设备已经开始排水发挥效益。“今年下雨是一点也没淹,排得可快了,以后再也不用担心积水淹地了,心里不知道有多放心。”倪近华的话语里满是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