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信息化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第A03版:调查研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甘良进

将信息化全面融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强化信息化支撑作用,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建设目标之一。信息化赋能就是将信息化深度融入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的全过程、全链条、全环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健康需求,推进健康中国建设。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目标,构建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更高效地服务患者。近年来,按照规划目标分步实施、稳步推进,持续加强医院智慧化建设。

一、以患者为中心,构建线上线下服务一体化

以患者为中心,重塑服务流程。基于“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体系”,制定契合医院实际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方案,达成“改善就医秩序”“提高服务效率”“提升服务质量”的目标,创建互联网医院,实现远程诊疗、远程会诊、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健康教育、慢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互联网诊疗服务;以线下自助、人工窗口服务、线上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服务,实现院内院外、线上线下一体化,提供了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多种智慧服务模式。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和诉求,及时给予回复和解决,不断改进服务中的不足之处,以患者需求为导向,持续完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

二、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构建业务数据一体化

通过持续临床业务系统建设,覆盖门急诊、住院、留观等临床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整合临床业务系统数据资源,为临床医护工作开展提供全面、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设定关键事件、病情变化、护理评估等规则,给予医护人员事前提醒。事中建立三级环节质控模式,并能够通过质控信息系统促进责任人员整改缺陷,将事后终末质控前置到事前与事中。事后进行质控抽查模式,促进归档病历的质控管理,用标准规范医疗流程,用质控来提升医疗质量。充分利用医院信息平台等基础设施,促进医疗健康数据共享,促进健康数据集建设与存储,提升信息互联互通水平。以应用集成为导向,构建医院信息集成平台,遵循HL7、DICOM3、ICD10、CDA、IHE等医疗行业标准和集成规范,实现院内信息系统的共享交换。同时,基于医院信息数据交互服务,建立标准数据交互平台,实现医院多个业务系统间的交互、协同工作,满足全院诊疗数据的互联互通,共享应用。

三、以推进5G+智慧医疗为目标,促进新技术应用

将5G技术应用于医疗服务领域,通过5G网络实现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为院内、院间、院外等智慧医疗场景提供全方位的信息化、移动化、远程化、智能化的医疗服务,有效连接院内院外创新智慧医疗业务应用。通过5G移动护理、移动医疗等场景应用,医护人员可以实时获取患者的健康数据和医疗需求,减少了信息传递的时间和误差,提高了诊疗效率。同时,移动医疗服务使得医护人员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诊疗工作,提高了工作效率。5G手持终端在医院人口密集、空间封闭的环境中,医嘱下载速度、扫描数据上传速度可以达到毫秒级别,将医护人员从繁琐的纸质文书工作中解脱出来,减少纸质文件使用,逐步实现无纸化医疗,实现了业务各环节的顺畅衔接,形成了真正的闭环临床医疗。同时,系统记录下整个操作过程,为医院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过渡提供基础数据。

四、以评审评级为抓手,规范流程夯实基础

对标各项评审评级中对数据标准化、数据质量、数据指标等要求,对医院信息化应用涉及的各主要基础数据集、基础流程以及流程中涉及的交换信息进行有机的梳理,全面兼容国家、行业相关规范,在此基础上,固化形成医院层面的相关规范,完善全院统一标准的数据中心。推进院内各系统按照相关规范实现信息互动,从容面对未来的信息化可持续发展。

公立医院是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信息化代表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信息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信息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不断完善,个人数据管理使用的法制不断健全,信息化将深刻地重塑医疗技术、服务模式、就医行为和医院形态,赋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