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提出,芜湖要聚力打造创新之城、汽车之城、智算之城、枢纽之城、欢乐之城、幸福之城。“六个之城”发展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刻分析我市发展面临的新形势,高瞻远瞩,高点定位,确立了一条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鲜明芜湖特色的城市发展路径,对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芜湖篇章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六个之城”战略的历史逻辑
芜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城市文明、青铜文明、农耕文化、瓷文化源远流长。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在《广阳杂记》中指出:“天下有四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然东海之滨,苏州而外,更有芜湖、扬州、江宁、杭州以分其势,西则惟汉口耳。”可见,芜湖枢纽之城的历史印记清晰可见。有了枢纽,人、物等要素的流动加速,资源的整合与创新重构有了可能,奠定了创新之城的原始基础。而创新之城,又为芜湖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竭的动能,成为汽车之城、智算之城、欢乐之城、幸福之城的活力之源。
二、“六个之城”战略高度契合新发展理念
加快芜湖高质量发展,必须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道路。“六个之城”特别是创新之城的提出高度契合了新发展理念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也是芜湖融入血脉的基因禀赋。从傻子瓜子到三只松鼠,从方特到埃夫特……敢为人先,无中生有,改革开放以来芜湖快速发展的历史深深烙上“创新”印记。诞生于芜湖的奇瑞汽车以“小草房精神”艰苦创业,在质疑声中坚持自主创新,最终成长为民族汽车工业的骄傲,是芜湖对创新之城最生动的诠释。近年来,芜湖城市创新能级持续跃升,2024年居全国地级市第22位,较上年再进4位;汽车之城需要创新赋能,又要坚持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协调发展;产业的壮大、城市的更新、人民的幸福,都需要绿色发展来予以保障;“打造安徽向海而兴最大出海口”是省委对芜湖的战略定位,枢纽之城建设恰是坚持开放发展、打造最大出海口的具体实践;共享发展,既是打通数据壁垒建设智算之城的必由之路,又是创新平台等要素共建共用的具体展现,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打造幸福之城,是共享发展的题中之义。
三、“六个之城”战略是新时期芜湖发展的必然选择
聚力打造“六个之城”,是增强芜湖发展新优势的必然选择。未来一段时期,是芜湖加速现代化进程的关键时期,是加快建设省域副中心的关键时期,是增强发展动能、厚植发展优势、奋力走在前列的关键时期。同时,从全球的视野和历史的纵深审视,世界呈多极化演变趋势、全球化和逆全球化并行,不确定因素有增无减,整体形势更加复杂多变。从国内看,中国制造业在规模上确立全球领先地位,各区域、各城市也在竞相蓬勃发展。“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国家战略的推进,为芜湖发展创造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芜湖拥有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文化资源,敢为人先的改革创新精神。过去的五年,全市上下奋力进取,汽车产量年均增长超过40%,国内每出口5辆汽车就有1辆奇瑞造;国内十大节点之一芜湖数据集群已建成标准机架8万架,智算规模达3万P;公铁水空枢纽建设突飞猛进,城市双快网络基本成型;以“神山音乐节”为牵引,芜湖欢乐文化新地标悄然立起;宜邻中心等一批宜居宜业配套设施建成,群众家门口的“幸福圈”为打造幸福之城提供了坚实基础。“六个之城”战略,科学应对了新时期的挑战,抓住了新时期的发展契机,顺应了全市人民的新期待,得到全市人民、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和热烈响应。
四、“六个之城”战略是协同发展、相融共进的系统工程
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做到统筹兼顾、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六个之城”战略,系统地回答了芜湖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的目标、方法、动力、路径,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具体实践,是放大芜湖优势、提升城市能级、深化改革开放的系统集成。六大方面战略,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服务于写好中国式现代化芜湖篇章。
“六个之城”要协同发展。加快建设创新之城是基础、是动力、是灵魂,它深度融入汽车之城、智算之城、枢纽之城、欢乐之城、幸福之城;加快建设汽车之城是当前我市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有力支撑、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它既需要创新之城激活,也牵引枢纽之城发展,又与智算之城建设互为依托;智算之城则是芜湖未来最具发展空间和发展活力的战略目标,同时它赋能创新之城、汽车之城、智算之城、欢乐之城、幸福之城建设;建设枢纽之城是芜湖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和先导,为创新之城、汽车之城、智算之城、欢乐之城、幸福之城奠定坚实保障;欢乐之城是芜湖的标识,它既让人民有更多的幸福感,又能激活发展动能、提升城市品质;人民城市为人民,幸福之城是对一座城市最高的褒奖,对提升城市影响力辐射力起到关键作用,是打造创新之城、汽车之城、智算之城、枢纽之城、欢乐之城的目的和追求,同时又与它们相融共进、双向赋能。
“六个之城”要系统推进。一座城市高质量发展,必须要集成各方资源,必须要抓好系统集成这一关键环节,做到纲举目张、相得益彰,推动这座城市的整体功能大于各种资源功能之和。“六个之城”建设的相关要素内容丰富且彼此高度关联,要坚持统筹谋划、系统推进。全面梳理可用的创新资源要素,根据汽车、智算等产业需求导向,建立需求—资源矩阵;注重发挥枢纽、智算等长板优势,及时补齐发展短板;做强做优汽车产业为代表的智造业的同时,加快发展壮大科研、文旅等现代服务业;持续引育人才,增强人口支撑;强化衔接协调,纵向对接国家和安徽规划,横向衔接周边城市规划。实现芜湖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作者单位:市政协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