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心脏支架手术后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与科学建议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A03版:健康       上一篇    下一篇

安徽省皖南康复医院(芜湖市第五人民医院) 叶英英

随着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心脏支架手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冠心病患者最重要的血运重建手段。然而,手术成功只是康复的开端,术后患者仍面临情绪焦虑、运动耐量下降 、支架内再狭窄等诸多问题,因此,术后康复护理同样至关重要。许多患者因缺乏正确的康复知识,容易陷入护理误区,影响治疗及康复进程,甚至增加再狭窄或并发症的风险。本文将介绍心脏支架术后康复护理的常见误区,提供科学的康复建议,帮助患者和家属更好地进行心脏支架手术后的健康管理。

一、心脏支架术后康复的重要性

心脏支架手术通过植入支架扩张狭窄或闭塞的冠状动脉,进行血运重建,降低心肌梗死风险。但支架植入并非“一劳永逸”,术后仍需长期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预防支架内再狭窄或血栓形成:支架植入后,血管内皮需要修复,若不能规范用药及护理不当,可能发生支架内血栓或再狭窄。

2.促进心脏功能恢复:合理的运动与生活方式,有助于改善心脏供血状况,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3.控制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血脂等均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术后需对这些危险因素严格管控。

然而,许多患者在护理中存在认知误区,影响康复进程。

二、康复护理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1:术后必须绝对静养,避免任何活动

部分患者认为支架手术后需长期卧床静养,甚至不敢翻身、下床,担心活动会导致支架移位、脱落。这种认知误区源于对手术创伤的过度恐惧。事实上,心脏支架手术属于微创手术,穿刺伤口仅几毫米,术后24小时内即可在医生指导下适当下床活动,长期卧床反而会增加静脉血栓、肺部感染等风险,不利于心脏功能恢复。

误区2:过度依赖药物忽视生活方式调整

不少患者觉得只要按时服药,就能高枕无忧,依然保持吸烟、酗酒、高盐高脂饮食等不良习惯。这种“药物万能论”是极其危险的,心脏支架仅能解决局部血管狭窄问题,无法根治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必须与戒烟限酒、合理膳食、规律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相结合,才能有效预防血管再狭窄。

误区3:盲目进补追求“快速康复”

术后家属往往会给患者大量食用补品,认为能帮助身体快速恢复。这种盲目进补的做法可能适得其反。心脏术后患者的消化功能会暂时减弱,过量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补品会加重胃肠负担,导致消化不良、腹胀等症状。康复期的营养补充应遵循“均衡适度”原则,而非依赖补品。

误区4:排斥复查担心“查出问题”

有些患者术后自我感觉良好,便拒绝定期复查,担心复查会发现新问题。这种“鸵鸟心态”会延误病情监测和干预时机。心脏支架术后需定期进行相关检查,及时发现血管再狭窄、药物副作用等问题。

误区5:运动禁忌认知极端化

患者对术后运动存在两种极端认知:要么完全不敢运动,担心诱发心绞痛;要么急于求成,盲目进行高强度锻炼。这两种做法都不科学,完全不运动会导致心功能退化、体重增加、血脂升高,加速血管病变;高强度运动则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心肌缺血。科学的运动应是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不感到明显疲劳和胸闷为宜。

三、科学康复护理的核心要点

1.建立规范的用药管理体系

术后用药是预防支架内血栓和血管再狭窄的关键。患者必须严格遵医嘱服药,具体疗程需根据病情由医生决定,避免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此外,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要积极控制血压和血糖。

2.构建科学的膳食营养结构

术后饮食应遵循“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原则,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少吃动物内脏、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

蛋白质补充以优质蛋白为主,烹饪方式尽量采用蒸、煮、炖,避免油炸、烧烤。进餐要定时定量,七八分饱即可,晚餐不宜过晚过饱,防止加重心脏负担。

3.实施个体化运动康复计划

术后运动康复需遵循“循序渐进、量力而行”原则,建议在心脏康复专科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必要时进行运动负荷试验评估运动风险,运动时要注意监测心率和症状,若出现胸闷、胸痛、头晕、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停止运动,休息后无缓解立即来院就诊。

4.做好心理调适与睡眠管理

术后患者常因对疾病的担忧而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会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加重心脏负担。患者要正确认识疾病,了解心脏支架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树立康复信心。家属应给予充分的情感支持,多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缓解心理压力。

良好的睡眠和心态对心脏康复至关重要,应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若存在严重失眠或焦虑情绪,应及时寻求心理医生帮助,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四、结语

心脏支架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康复是一场“持久战”。患者和家属需走出认知误区,采用科学的护理方法,通过合理运动、规范用药、健康饮食和定期复查,最大限度降低复发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只有医患共同努力,才能真正实现“支架人生”的健康与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