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张慧
幽门螺杆菌(简称“Hp”)是一种寄生在胃内的细菌,黏附于胃黏膜以及细胞间隙,我国的感染率高达46.7%,且HP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Ⅰ类致癌原。因此,普及体检人群HP筛查的重要性,推动科学防控策略,对于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具有重大意义。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和治疗Hp感染呢?
一、Hp可通过哪些途径传播?
Hp传播途径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唾液为载体的“口口传播”,主要由共用餐具、接吻、嚼碎食物喂养等行为引起;二是以被含Hp粪便污染的食物或水源为载体的“粪口传播”,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区域比较常见。除了这两种途径之外,Hp也可能经“胃口途径”而传播(以胃反流为主要原因),但这种传播形式较为罕见。感染后,它会在胃黏膜上“安家落户”,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目前,我国的感染现状也不容乐观,农村感染率高于城市,30—60岁人群感染率超50%。
二、Hp感染有哪些表现?
很多人感染Hp后无明显症状,健康体检是发现Hp感染的主要渠道。但是,部分人可能会出现上腹痛、腹胀、反酸、口腔异味、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表现。因此,若出现此类症状,特别是长期反复发作的朋友,建议尽快就医,通过专项检查明确是否为Hp感染。
三、如何预防Hp感染?
阻断传播途径、维持良好习惯是预防Hp感染的关键,具体对策如下:
1.增强卫生意识:饭前便后及时洗手,利用肥皂清除手部细菌并使用流动水多次冲洗,防止细菌附着于手部而侵入体内。同时注意口腔卫生,除了早晚刷牙之外,还要养成餐后漱口的好习惯。家长需注意,避免口对口喂食或轻吻孩子嘴巴,防止Hp“口口传播”。此外,尽可能避免餐具、饮水杯以及牙刷等个人用品共用,建议准备公筷公勺或实施分餐制,降低唾液交叉污染风险。
2.饮食安全管理:直接食用的水果及蔬菜应用流水反复冲洗,而肉类、水产品及海产品等食物需彻底煮熟后方可食用。避免饮用生水,自来水需经高温煮沸处理,以达到消毒效果。建议少食用咸菜、腊肉、烧烤等可能含亚硝胺的食物,防止饮食不当而增加癌变风险。柑橘、西红柿以及胡萝卜等新鲜果蔬含有较多抗氧化剂,可强化免疫力,使我们的身体能够更好地抵御Hp的侵袭。
3.家庭内部防控:采用高温蒸煮法定期对家中餐具进行消毒,有条件者可使用消毒柜进行杀菌,推广分餐制、使用公筷、避免咀嚼喂食等卫生习惯。若家庭成员确诊感染Hp,其他成员也要及时接受检测及干预,严防交叉感染。幽门螺杆菌具有家庭聚集现象,家庭防控是阻断传播的关键。
4.改善生活方式:建立科学作息模式,确保睡眠充足,切忌熬夜。建议戒烟限酒,防止胃黏膜受到刺激而无法有效抵御细菌入侵。此外,消极情绪可能会引起胃肠功能紊乱,从而导致Hp感染风险升高,建议保持愉悦心情,减少压力。
四、Hp感染的治疗方法
现阶段,Hp感染的标准治疗方案当属“铋剂四联疗法”。该方案包括四种药物,分别为质子泵抑制剂或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铋剂以及两种抗生素来根除幽门螺杆菌,疗程一般以14天为主,为避免滥用抗生素及不规范治疗,治疗前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并根据个人情况,予以相应的治疗。
治疗期间应当严格遵医嘱服药,即使症状缓解效果未达到预期,也要按时按量用药,擅自停药或改变用药方法不仅影响药物功效,还容易导致细菌耐药,后期治疗难度随之增加。疗程结束后,应停药4周及以上时间再入院复查。碳13以及碳14呼气检测是Hp感染复查的常用方法,根据呼出气体中检出的细菌代谢物可以准确判断Hp是否成功根除。倘若检测结果显示“阳性”,表明仍存在感染,此时需要遵医嘱调整用药方案。
近些年,大剂量二联疗法在Hp感染治疗领域逐渐得到推广。该方案包含两种药物,即质子泵抑制剂与阿莫西林,而疗程一般为14天。研究证实,该疗法对Hp的根除率超过90%。但青霉素不耐受的人群不宜使用该方案,需综合考虑个人情况选择最优疗法。
五、加强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在防控幽门螺杆菌感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公众来说,需要重点了解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以及治疗的必要性,纠正“过度恐慌”或“忽视不管”的错误观念。我们应积极了解Hp感染相关知识,科学防范,以降低感染风险。若已确诊感染,应认真配合治疗,尽早根除细菌,使胃部“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