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吕成
收办企业诉求1612件,已办结1608件,办结率99.8%;开展政策入企走访636家,解读惠企政策条款2549个,帮助企业匹配可申报政策条款1742个;指导225家企业获评省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
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工信局持续深化作风效能建设,深入开展改进作风、访企入村专题行动,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通过对收集问题的全流程管理、对共性问题的梳理总结,切实为企业纾困赋能增效。今年1—6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4%,增速居全省第3位。
建强机制,高效办理企业诉求。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充分发挥管理职能,建立访企入村专题行动收集问题全流程管理规范,确保及时精准高效办理。梳理总结共性问题11个,明确每一类问题牵头办理单位,制定办理指引,并总结出具有复制推广意义的典型经验做法。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有18个案例入选全省范例。
搭建平台,破解产需对接难题。“访企入村专题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收到175条关于市场开拓方面的诉求,说明市场需求成为企业发展的一大痛点,这为我们明确了工作方向。”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急企业之所急,市工信局迅速响应,将产需对接作为工作重点,立足我市首位产业,通过政府搭建平台,成功举办首场“汽车及零部件产需对接会”,邀请奇瑞股份、中集瑞江、大陆汽车、无为弗迪等70余家汽车产业链上下游核心企业参与,让企业从“隔空喊话”走向“面对面碰撞”,打通产业协同“最后一公里”。
促进协同,打破区域服务壁垒。在走访中,有企业提出涉及跨行政区域的服务诉求,市工信局通过积极协调,与相关兄弟城市建立了“市级统筹、县区落实”的跨市协商模式,通过“领导调度+专班推进+跨市协商”化解了企业问题,相关案例也为同类跨区域企业诉求解决提供了标准范式,推动形成“企业有诉求、政府有回应、跨市有协同”的良性互动机制。
强化赋能,精准提供惠企服务。针对企业反映较多的对惠企政策了解不够、不全面等问题,市工信局开展规上工业企业政策咨询服务全覆盖工作,编制《工信惠企一本通》《芜湖市惠企政策汇编》《芜湖市惠企政策白皮书》等惠企资料;制定2025年度服务企业清单,涵盖规上工业企业1012家;联合多部门开展多场政策宣讲,对产业扶持、科技创新、人才保障、商贸流通、税费优惠等30项惠企政策进行深度解读,线上累计观看量达55.6万人次。
分类指导,悉心呵护企业成长。今年以来,市工信局加大优质企业梯度培育,建立“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小巨人’企业—单项冠军”梯度培育体系。截至目前,共指导225家企业获评省2025年创新型中小企业;辅导、推荐86家企业申报复核国家第七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增11家“小巨人”企业获中央财政支持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占全省五分之一,数量创历史新高。
“下一步,我们将加大企业诉求收集办理力度,常态化、多层级地开展各类产需对接活动。”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真正将访企入村服务机制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谱写芜湖工业企业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