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生活与艺术的二元论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07版:戴公山       上一篇    下一篇

郭园

作家徐东的散文集《关于生活,关于艺术》由几百篇短小精悍的散文、随笔组成,自“合作”开始,至“诗意”结束。这些文章,多则上千字,少则百余字,堪称为人们量身打造的生活之书,既符合当前大众的阅读习惯,深入阅读每一篇后又不会太累。“合作”象征着作家与生活的合作,与生命的合作,与世界的合作,还有与自我的合作,“合作无处不在,不管是人、是物、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作者在个体生命与万类生命的合作中窥探着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系,人与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寻觅着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流通回环。关于生活,关于艺术,都应当是诗意的,我们的生活、生命需要诗意来点染和滋养。生活是生命体的存在状态,艺术是生活形式的侧面呈现,人们通过感官感受与艺术门类形式的交织碰撞,生发出一种由内而外的思想回溯和个体触动。因而作者说:“人以及这个世界,需要诗意。诗意可以说是一个人与自己、与世界的一种存在关系的完美呈现。”诗意是一种精神,一种关系,更是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无限延展和跃迁。

怀揣着生活的温度。无论写什么,作者始终坚持从生活出发,立足纯真质朴的生活,立足流动的生活经历,他所记录的都是日常生活、人间烟火、繁杂琐碎,在那些极度朴素、极度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着生活的新奇,体验着生活的精深幽微和伟大崇高。在《你听》中,作者表面上是在调动听觉感官,实则是透过各种声音来达到对人心的净化,对生命短暂停留的肯定,对身边美好事物、美好声音的歌颂与传扬。在作者看来,静静地倾听是一种享受,生活中有句俗语叫作:“沉默是金,能言是银。”沉默的价值与意义就在于对外界的倾听,对内心的省察,对万事万物静下心来的思考。远离了内心的聒噪和繁杂,沉静下来,才能感受到身边事物的脉动。倾听万物的声音,它们都有各自的语言,只是有时我们没有听见罢了,这种倾听是生命的恣意徜徉,生活的美妙享受,对世界的热爱和期待。

表达着对世界的态度。作者在对生活的感受中,也品味着个体生命与世界的关系,万类生命生活在时间和空间交织缠绕的复杂场景中。生命和生活这条大河浪涛奔涌、滚滚向前,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每一个生活在这世界上的人,都仿佛被无端抛入这个世界,被时代和社会的浪潮裹挟着,不停地拍打、碾压,渺小地仿若一粒尘埃,命运并不由自己主宰。自我是需要去追求的,人们的人生也未必是自己想要的人生。许多人想要追求属于自我的人生,但他们又常常停留在“想要”这个阶段,而没有去做,没有打破心灵障壁,解脱内心束缚,斩断心灵的枷锁。

展现着对生命的思考。不论生活还是世界,都是个体生命存在的场域,经历的实感与虚感,最终随着生命的消逝而化为尘灰,烟消云散。在《勇气》中,诗人由一个作家朋友的去世想到生命的存在,生命的消逝与生命的意义。诚然,谁都没有办法让生命消逝后再继续,生命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结果,只是这种结果早已注定。所有生命的开端和终点都是出生和死亡,从一种更宏大的角度来看,生命从一出生开始就在走向死亡。除了死亡这一共同终点,生命的过程并无本质不同。然而,生命的过程性及其存在与非存在状态,决定了其特殊性,生命没有答案、只有过程,重要的是心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会被凡尘俗世所困,被人世间的纷繁杂乱所牵绊,因而阻挡了前进的脚步,隔断了对真我的追求,我们总是在妥协,总是在让步,总是在退却。在作者看来,这是颓丧且懦弱的。作者笔下的勇气是向着生活内里的挺进,向着独立自我的追寻,在他看来,一般人没有那样的勇气,朝着自己想的、好的人生方向走去,因为他们总是顾虑眼下那些逃脱不掉的人和事。在这里,“勇气”指代的是冲破世俗的力量,个体生命升腾起的倔强、不懈和顽强。那样的人,是具有非凡勇气的人,是值得我们敬仰、铭记、学习和追求的人。正是有了他们,才有了生命的缤纷色彩、特殊样态、美妙图景,才有了生命的一次次鲜活和勃发,才有了生命的一次次重生和焕新。

徐东试图将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从无奈和惧怕中解放出来,使人们看到生活的光亮和萤火,感受到生活的温暖。在这本书的封面上,他写着:“那时的我简单,平静,称得上纯粹,渴望通过语言,通过诗一样的东西与内在的那个我交流。”这是身与心的悸动,灵与肉的对话,更是生命维度的二元指向与论调。它们散发着生活的星辉,闪耀着艺术的斑斓,在二者的相互映照中,个体生命达成了自我的裂变与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