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咖啡香里见和睦

日期:08-19
字号:
版面:第A06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秋日的奎湖省级湿地公园,碧波荡漾,紧邻湖畔的许镇镇文阁行政村新宅梁自然村,一家乡村咖啡馆里飘出醇厚的咖啡香。店内,几位骑行爱好者正围着吧台点单,客人们或赏景或闲谈,阳光穿过落地窗,风裹着稻禾的清香,混着零星的笑声,满是松弛惬意。

“来咱这村咖,喝的不光是咖啡,更多是图个放松、赏个景,还有份乡土情怀在里头。”咖啡店负责人陈振华一边给客人递过刚做好的咖啡,一边笑着说。这位来自江苏扬州的创业者,因妻子是南陵人而与这片土地结缘。“看中的就是这儿的好生态和发展潜力,村集体‘3%营业额分红+固定租金’的合作模式,让我们创业心里踏实。”他指着窗外蜿蜒的环湖绿道,“现在每天都有不少骑友、露营爱好者来歇脚,市区游客也常来体验慢生活,一天500元左右的收入很稳定,旺季周末能破千。”

靠窗的桌前,游客赵女士正和朋友凑在一起分享着刚拍的照片。“第一次来是朋友推荐的,这次我特意带了更多人来。”她说,起初听说村里有这样的咖啡店很是惊讶,“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不仅环境好,奎湖的景、稻田的香,还有村里那种和睦的氛围,都让人特别舒服。”

这份“舒服”的背后,是新宅梁以党建为引领,深耕基层治理的不懈探索。“以前的新宅梁,可不是这样。”文阁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宋敏感慨道。她回忆,这个仅有61户、288名村民的自然村,曾在和美乡村建设过程中因邻里纠纷困扰不已。转机始于“党建引领、睦邻互助”模式的推行——村里按“就近、就便、就熟”原则划分“邻里”,推选党员担任“睦邻长”,建立“六必访、五必记”职责清单,用“板凳议事会”化解矛盾,以“公德积分”凝聚人心。

“要说变化,先得提‘和梁巷’。”77岁的老党员梁强发是村里的“睦邻长”,说起这条巷子的变迁,他打开了话匣子,“以前就是条一米宽的泥巴路,两人并排走都得侧着身。”

当时要拓宽道路,得让5户村民让出宅基地或拆除房屋配合,起初大家心里都犯嘀咕。“村党委牵头成立矛盾调处理事会,我跟着同志们一起,揣着设计图和‘公德积分’清单,挨家去算‘得失账’、讲‘情理账’,还常念叨‘六尺巷’的故事——都是乡里乡亲,为了村子好,退一步不算啥。”在情理与乡情的感召下,1户村民主动退让2米宅基地,4户村民无偿拆除自家无功能房屋,泥泞小路变成了3米宽的柏油路,“和梁巷”的名字也传开了,寓意着梁家人以和为贵。

村里还有桩趣事,两家因院墙直角对着大门吵得不可开交,后来开“板凳议事会”一商量,把直角改成了圆角,既方便又好看,这“转弯抹角”的智慧化解了矛盾,“睦转角”也成了村里人人乐道的佳话。

“治理顺了,人心齐了,发展才有底气。”宋敏介绍,新宅梁将依托奎湖湿地和“童乐渔趣村”定位,在咖啡店之外引入更多新业态,让乡村的“和美”红利惠及更多村民。

夕阳西下,咖啡馆的灯光渐次亮起,与“和梁巷”里的路灯交相辉映。孩童们在巷子里追逐嬉戏,老人们在花圃边谈笑风生,骑行者们带着一身惬意踏上归途。这个小村庄正用和睦的邻里情、活络的治理法,酿出属于自己的和美味道。

图为位于许镇镇文阁行政村新宅梁自然村的南陵村口咖啡店。

阮拥新 桑田 姚敏 文 桑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