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刘旭,就被她身上那股蓬勃的鲜活劲儿打动,瘦削的身形,利落的马尾辫,嘴角总挂着明媚的笑意,开口时带着东北人特有的直爽与开朗——这是许多人对刘旭的第一印象。这位33岁的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工作人员,不仅是岗位上的坚守者,更是与病魔顽强抗争的斗士,她用骨子里的热情与坚韧在江南小城书写着自己的灿烂故事。
命运突袭:两度闯关的生死较量
2019年9月,从辽宁大学法学院硕士毕业的刘旭,怀揣着对诗画江南的无限憧憬,成功考入芜湖市烟草专卖局,不久便被分配至南陵县局,担任市管员一职。
初入职场的她,对这份工作倾注了满腔热忱。尽管南陵方言的隔阂曾给工作带来不少阻碍,但她从未退缩,反而以一股韧劲坚持学习,跟同事讨教日常用语,在工作交流中反复揣摩语境,一点点打破语言壁垒。无论是在辖区的街巷里蹲点检查、开展普法宣讲,还是回到办公室潜心撰写材料,每一项任务她都投入十足的专注与干劲。“刘旭性格乐观开朗,专业知识又扎实,每次见她都是笑眯眯的,浑身是劲儿。”南陵县烟草专卖局案件审理员秦臻的眼里满是认可。
然而,命运却在她28岁这年,开了个残酷的玩笑,入职仅半年,刘旭被确诊为乳腺癌。“刚听到这个消息时,脑子里面一片空白,没想到这件事会发生在我身上,我还这么年轻,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爸妈怎么办?”回忆起当时的心境,她的声音里仍带着一丝恍惚。
2020年4月,她接受了左乳癌改良根治手术。6次化疗带来的剧烈反应,25次放疗留下的皮肤灼痛,以及长达5年的内分泌治疗,每一步都成了她必须咬牙跨越的关卡。
“当时医生用了一根长达70厘米的PICC导管,从我的右手小臂静脉穿刺进去,到达心脏附近的大血管。这管子总不‘听话’,一不小心动下就回血,我每天就跟机器人‘阿童木’似的,保持手肘伸直,就这样持续了六个月。”刘旭挽起袖子,手臂上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2022年4月,癌症复发,癌细胞转移至脊骨。“第二次我真的想放弃了,太痛苦了,化疗时,刚吃下的东西没过两分钟就全吐出来了,看见食物就犯怵,打完刺激白细胞的针,浑身上下就烧的跟哪吒似的,再来一次真的承受不住。”刘旭向记者坦言。
“去北京看病时,我妈跟在后面,我回头看她,从来没看到妈妈这么瘦,我就想我要是走了,她可怎么办?那时候我连鞋带都系不了,想往床上挪都挪不上去,全靠我妈照顾,她还要兼顾我爸,我要是走了,她怎么活得下去?或许再坚持一下,就有奇迹呢?”说到这里,泪水在她眼眶里打转,却强忍着没掉下来。
这一次,等待她的是更为密集的15次放疗,以及终身服用靶向药与化疗药。放疗的煎熬尤甚,高温射线灼烧着皮肤,溃烂的创口在夏日汗水里发炎,她不得不整夜坐着入睡。
暖意相伴:身边人的支持成闯关底气
在病情最危急的时刻,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多次组织探望,芜湖市烟草专卖局了解情况后,在全市系统发起爱心接力,共筹集善款114920元。
“同事们对我特别好,安排工作会优先考虑我的身体状况,怕我累着,还经常会给我带一些自家种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有人情味,跟同事之间的那种感情会让我觉得来这个地方真的很值得!”提及这些,她的语气里满是感动。
县烟草专卖局法规办主任王晓东和刘旭在一个办公室,有时刘旭身体不舒服,王晓东会主动送她回家休息;同事们和刘旭一起吃饭时,也总细心询问她的忌口,处处透着关照。“刘旭这个小姑娘,性格比较活泼,与人相处非常好,这几年虽然生病,工作却从没含糊过,从不推脱,稍微好一点她就积极主动干,真的不容易,很上进!”王晓东说。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