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技术创新 助力奇瑞驰骋全球市场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A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赵丹丹

前不久,奇瑞集团在欧洲市场的上半年销售数据出炉:销量超3万辆,同比增长近11倍 。与此相对应的是,至今年6月份,奇瑞集团累计出口汽车突破500万辆大关,成为首个达成这一里程碑的中国自主品牌车企。

从芜湖长江畔“小草房”起步,到驰骋海外市场、赢得全球消费者认可,奇瑞凭什么?回望来时路,奇瑞用28年的创新实践证明,企业发展和品牌向上必须基于牢固的底层基础,这个基础就是掌握汽车关键核心技术。从创业起始,奇瑞就把自主创新确立为发展的核心战略,苦练内功,磨砺品质,打造“技术奇瑞”,逐步形成闪耀世界舞台的核心竞争力。

“无中生有”打造“技术奇瑞”

奇瑞技术创新的故事,从汽车发动机起步。

1997年,奇瑞谋于陋室、成于荒滩的创业故事在江城芜湖正式开篇。创业伊始的奇瑞缺钱、缺人、缺经验、缺设备,甚至连基本的供应链都没有。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奇瑞啃的第一块硬骨头,就是被誉为汽车“心脏”的发动机。

奇瑞汽车首席动力总成技术专家张志福是第一代发动机研发的参与者,他回忆说,当时中国的发动机工业非常薄弱,几乎没有自主开发的能力,甚至有人说“中国人造不出自己的发动机”。在这一背景下,奇瑞揣着“砸锅卖铁”的狠劲,砸下全部身家,与世界著名的发动机设计公司AVL合作,专注于发动机尖端领域进行研发,“我们可以算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揣着‘造中国人自己的好车’的梦想,在国外学习最先进的技术,迅速培养自己的能力。”

坚持自主创新的奇瑞人克服了重重困难,最终独立掌握了发动机核心技术,打造出中国第一个正向研发、完全国产的ACTECO系列发动机。当第一台发动机顺利下线并成功点火时,奇瑞简陋的生产车间里发出了中国品牌加快崛起的悦耳轰鸣,从此,中国汽车有了“中国芯”。

有了核心技术就掌握了发展主动权:2001年,奇瑞风云轿车上市,打破了中国轿车市场原本只有进口车和合资车的阵容;2007年,奇瑞第100万辆汽车下线;2011年,奇瑞连续11年蝉联自主品牌销量冠军;2015年12月18日,奇瑞第500万辆汽车下线。作为国内第一个完整掌握发动机、变速器、底盘等核心技术的车企,奇瑞成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的一面旗帜。

不忘初心练就过硬内功

日前,记者走进奇瑞汽车的动力总成实验室,工程师们正在进行发动机的浸水试验:把发动机放入水中浸泡2小时后重新启动,检测各项性能指标是否正常。按下启动键,发动机齿轮瞬间运转,监看屏上的转速很快升到了每分钟1200转以上,被水浸泡了2小时的发动机性能指标一切正常。

“国家标准的浸泡时间是满足30分钟,我们在全行业率先做到了120分钟,是国标的4倍,而且我们进行了很多原创设计,使发动机的密封性更好。”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动力总成工程师孙秋波介绍。

眼下,奇瑞发动机已经研发到第七代。“发动机热效率是影响整车实际油耗的关键参数。热效率越高,燃料利用率越高,燃油经济性越显著。”张志福介绍,当前主流的发动机热效率是43%,而奇瑞研发的第七代发动机热效率做到了48%,正在向热效率提升到50%以上的目标前进。

发动机是奇瑞坚持研发为要、技术为王的一道缩影。自创立之日起,即便是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奇瑞也始终将每年销售收入的5%以上用于研发,在关键技术、产业布局等方面连续落子。截至目前,奇瑞建立了全球八大研发中心,打造了超过15000名的人才队伍,每年投入200亿元左右用于研发,其中100亿元投向平台和产品开发等应用创新,另外100亿元投向基础学科和跨界学科、构建原始创新能力。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