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日伪对芜湖的文化侵略

日期:08-14
字号:
版面:第A03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1937年12月10日,日军占领芜湖,不仅对芜湖人民进行残酷的军事统治,还推行一整套殖民政策,肆无忌惮地进行文化侵略。日伪深知舆论之重要,首先建立新闻机构,作为喉舌。1938年7月17日,伪县署炮制出一份汉奸报纸《芜湖新报》。该报除发行日报外,并刊行晚报,日销量仅两三千份。此外,汪伪旗下的中央电讯社也在芜湖设有分社,每日发出电讯稿。报纸和电讯社充当日军代言人,意图鼓吹所谓“圣战”,建立“大东亚共荣圈”“中日亲善”等。

舞台艺术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极强,日伪也不放过。伪芜湖县政府特别成立了一个“戏剧审查委员会”,曾通过决议,控制剧场、剧团和演出活动,审查剧目,协调票价,征收娱乐税,严防“不轨分子袭扰”。在这一压迫下,当时芜湖几家剧场,如光明戏院、娱乐大戏院、艺术大戏院、复兴大舞台等,演出的都是传统剧目,情节荒唐、怪诞、恐怖,内容多为诲淫诲盗之类,大大败坏了社会风气。

不仅如此,日军还利用戏院宣传“效忠天皇”等殖民理念,如公园大舞台(原公园路26号、市歌舞团排练场)汉奸经理,于1939年2月11日的《芜湖新报》上公开发表《启事》云:“今天为神武天皇纪元节,本园休业一天,明天照常开演。欢迎皇军,每位十钱,小账随意。”暴露了一副奴才相。

日军还直接插手电影业。1939年秋,在万安路(今新芜路)建东洋式电影院一座,取名“东和”后又称“东和剧场”。开业后,专门为日军放映日本影片。“东和”的设立引起芜湖人民的仇恨,一周后,我抗日志士利用买票的机会,投放定时炸弹一枚,将该院票房炸毁。日军极为震惊,大肆搜查,结果一无所获。

芜湖书市在皖省本来首屈一指,抗战前夕已有书店13家,颇具规模的有绩溪人汪孟邹创办的科学图书社、黄富堂开设的文富山房。全国闻名的商务、中华、世界三大书局也在芜湖设有分销店。抗战期间,日机对芜湖狂轰滥炸,中华书局分销店(上长街145号)和隶属文富山房的大文堂书店(中长街蒋家巷)均被炸毁,经济损失甚巨。科学图书社也被迫封门,其他规模较大的书店也都迁离或停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19日,国民党军开进芜湖受降,汪伪大小傀儡纷纷作鸟兽散。日寇占领芜湖的历史从此结束。

(中共芜湖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