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芜湖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繁昌分局在繁昌区博物馆组织召开了《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人字洞遗址博物馆建设项目规划建筑设计方案》专家评审会,标志着人字洞遗址博物馆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
据了解,该项目包括博物馆和剧院两座单体建筑。整体设计理念源自古人类打造的石器和山体开裂成穴的场景,巧妙利用建筑“人”字形裂缝造型回应“人字洞”主题,通过设计光线引导游览路径,象征文明之光。
据了解,繁昌区人字洞遗址博物馆项目将融合遗址科研内涵与文化价值,运用智能化、互动化展陈技术,打造兼具学术性与大众吸引力的沉浸式体验空间。未来,博物馆将联动繁昌窑遗址、马仁奇峰景区,构建“考古研学+文化旅游”产业集群,助力当地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旅融合发展。
人字洞遗址位于繁昌区孙村镇,自1998年发现以来,历经13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中华乳齿象、剑齿虎等200余种古生物化石。其地层年代测定为200万至256万年前,是亚欧大陆最早的人类活动遗址、中国百万年人类史重要实证地之一,具有重大科研与文化遗产价值。
人字洞遗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的建立是对遗址的活化利用,有助于强化公众对人类起源与演化认知的理解。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