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6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芜湖日报

任义:“保密是与流血和牺牲相伴的”

日期:08-06
字号:
版面:第A03版:文化       上一篇    下一篇

□记者 陆婷婷 付君兰

“我叫任义,今年103岁,从事税收工作80年了,我的党龄也有80年了。”对面的老人,声音清晰又郑重。他那布满岁月刻痕的手,正无比珍重地捧着一张泛黄的“临时党员证”。纸页边角虽被时光磨得圆润,上面的字迹依旧清晰。这张小小的证件,藏着一段穿越枪林弹雨的往事,记录着一位老党员与“红色税款”的故事,也见证着他不变的信仰与忠诚。

孤身一人投奔新四军

1922年,任义出生在安徽天长一户贫苦农家。13岁那年,家里实在困难,他不得不辍学,去地主家做帮工。也就是在那时,他从邻居口中第一次听到“共产党”这个词,“只有共产党才能让穷苦人家孩子上得起学,吃得上饭,才能实现社会公平。”这些朴素的话,像一粒火种落在少年任义的心中,悄悄扎下了根。

1942年,怀着对光明的向往,20岁的任义毅然踏上了追寻革命的道路。他一个人跑到驻扎在天长小河口王桥镇的新四军驻地。经过组织的严格审查,任义如愿加入革命队伍,当上了物资保管员。仓库里的每一粒粮食,每一颗铁钉,在他眼里都是战士的命根子,他细心看管,账目记得清清楚楚,分毫不差。

正是这些品质,让任义意外与“税”结缘。抗战时期,税收改革是八路军和新四军的生命线,它们是共产党领导队伍购置枪弹、粮草、被褥的关键来源,也是实现内部造血的关键一环,为战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1944年,任义开始接触“红色税款”,并在此后两年间先后担任江苏省扬州市秦王货管局南茶、黄珏桥地区货管稽征所所长,在游击区和敌占区的中间地带开展武装游击稽查税收。

“我们的战斗有时候是秘密无声的”

税收对部队和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如此重要,自然成为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的肉中刺眼中钉。任义和战友们的征税路,每一步都藏着危险。

为了安全,税收人员不仅要秘密开展工作,甚至还常常面临流血牺牲。“我们的战斗有时候是秘密无声的,保密工作最终是为了人民。”任义感慨地说。

任义曾亲眼见过战友倒在敌人的枪口下,也曾听闻被捕的同志遭受酷刑却宁死不屈,惨遭狼狗撕咬殒命。1943年,与任义熟识的天长秦楠镇货管所所长施保朝同志,前一晚还和他在油灯下核对账目,聊起胜利后想回家种两亩地过安稳日子,可第二天夜间,施保朝在游击收税时却不幸被捕,最后被日军活活折磨致死。

“那时候我第一次感受到,保密是与流血和牺牲相伴的。”如今已是百岁高龄的任义,每次说起那段烽火岁月,眼里仍会泛起泪光。

有一次,任义与四位同志在开展税收稽征时,突然撞上了一支日军巡逻队,当时情况万分紧急。刚好这时,一支进城卖菜的农民车队恰巧路过,任义当机立断,赶紧把重要的税款与票据藏到白菜堆里,同时示意战友们快速混入农民车队。靠着这急中生智的办法,他们才惊险地躲过一劫。

为了新中国捐出全部家当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4月11日,23岁的任义在隐秘而庄严的氛围中,被批准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从这一刻起,他开始了长达80年,矢志不渝的党员生涯。

“那时候斗争是非常激烈的,连入党都是秘密的。我们党员之间互相不知道,也没有党员证。”任义告诉记者,受当时严酷环境所迫,入党都是单线联系,谁是党员彼此不知道,更没有任何证件证明。“我为自己将青春岁月献给党而感到自豪。”

1947年,在中共中央华东局工作期间,为支援解放战争,任义把自己的全部家当——一枚金戒指、一块银圆、3700元华中币都捐给了党组织。这份赤诚之心,如今依旧让人觉着滚烫。

直至1948年5月,任义在华东野战军十二师三十六团机枪连担任工作组长兼政治指导员时,才终于拥有了这张无比珍贵的“临时党员证”。这薄薄的纸片,是他在烽火硝烟中忠诚与信仰的沉甸甸见证。

芜湖解放后,任义进入芜湖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参与接管工作,1950年6月转业到地方,后来担任过芜湖市税务局局长、芜湖市政协常委等职。

那些在枪林弹雨中守护“红色税款”的惊险日子,那些与战友并肩作战的烽火岁月,早已深深刻进了任义的生命里,成为这位百岁老党员最骄傲、最闪亮的勋章。

本文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