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莲
我很喜欢逛公园,家门口的城东公园、漳河公园各有特色,但我最偏爱的,还是那个在心里逗留最久,步伐迈得最勤,一年四季都很养眼的春谷公园。
时常流连于春谷公园,不仅是因为本埠的近水楼台,还因为它是一个集自然、生态与休闲为一体的文化公园。它以南陵历史文化为背景,结合现代园林造景而建造,是一座充满自然意趣的风景园林,我尤其喜欢园林里蕴藏的历史文化感。又是一个夏日午后,烈日还在兴头上,我一个闪念,便扑入了它的怀抱。
高大的门庭上书“春谷公园”四个大字,门的一侧竖着一块不锈钢立柱镶边的长方形牌子,写着“南陵县市民文明行为20条”,另一侧的小木屋是学雷锋志愿服务站。
此时约莫下午四点来钟,夏阳一点儿也没有收敛,洒在香樟上,洒在银杏上,也洒在柳枝上。阳光还热辣辣地照着春谷湖里的荷叶,荷叶顺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撑开了一把把小绿伞。总感觉柳儿与莲儿都是湖水家的漂亮姑娘,一个妩媚娉婷、秀发飘飘,一个清雅纤细、裙裾端庄。柳儿呀,一直逗留在妈妈身边;远嫁的莲,每年也会回来陪妈妈度过一个清凉的夏天。想着想着,湖面上突然钻出了两只红冠水鸡,一会儿潜入水中,一会儿跳在荷上,一会儿又穿行在水浪间顽皮地啄食。
从文化长廊的胡琴声里走出来,迎面“撞上了”手握长剑、雄姿英发的周公瑾塑像。周公子威武矗立,目光犀利,颇有横扫一切来犯之敌的大将风度。他之所以伫立于此,是因为1700多年前,他首任了咱南陵县的春谷长。
再往回倒1400年,湖西侧平躺着的也不是寻常人。他手擎酒盅,眯眼惺忪地望着前方的一片小竹林。他的那首《南陵别儿童入京》,为春谷这方沃土增添了不少浪漫与文化气息。
环湖而行,踩过弯弯的栈桥,我来到东岸,这里有一条条长长的木凳供游人休憩。树荫下,一桌桌围拢在石凳旁下棋、打牌的老人们激战正酣。眼前还有一溜椭圆形的空地,夜幕降临,借着灯盏与月光,放上一曲美妙的音乐,来一场身心愉悦的交谊舞也不错。这里还是跑步、走路、健身的好地方,围着公园绕上几圈,不愁消耗不掉卡路里。
我站在湖边,看着柳枝轻扫水面,突然懂了自己为何总爱来这——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带着时光的温度,历史的厚重与生活的鲜活,在晚风里融成了最熨帖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