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徐汇报

西安的早晨

日期:01-20
字号:
版面:第15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汤云明

  在西安旅游五天,一直是住在古城的广济街,在我看来,西安的早晨,都是从这条小吃街上熙熙攘攘的人声开始的,我手机的闹钟都没有作用了。

  来到西大街上,虽然天才刚刚放亮,急匆匆赶路的游客以及停靠路边等人的小车、大巴车,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旅游旺季的景象。西安的汽车司机很文明友好,每当遇到外地游客因情况不熟悉或因赶时间不遵守交通信号灯走路的情况,特别是经常有导游带着团队过马路,因为人多,会占用红灯时间,司机们都会耐心地等待着远道而来的客人先过去,从不会按喇叭催促。

  每天天刚亮,西安老城的各个小吃街就热闹起来了,那些听过的西安美食,如甑糕、裤带面、凉皮、肉夹馍、泡馍、酸梅汤、冰峰汽水、胡辣汤、牛肉饼……应有尽有。在西安的这几天,我们就换着吃遍了这些美食。

  走过大觉巷,来到西安地标性古建筑钟楼和鼓楼,此时的钟楼、鼓楼在晨曦中更加清晰明丽,好像钟声、鼓声还声闻于天。早晨的钟楼、鼓楼没有了夜景下灯光的映照,也没有了众多穿着汉服、唐装来拍照的游人,只有金色的阳光洒在青砖碧瓦上,更适合仔细地欣赏和记录。

  而此时,头天晚上还灯火辉煌,霓虹闪耀的大唐不夜城已经寂静了下来,大雁塔南北广场稍微有些平静,没有了人山人海的景况,早起觅食的鸽子,才敢成群结队地落下来,叽叽喳喳地叫着长安、长安。

  离广济街一公里多的路程,就来到了西安的小南门早市,以前这里只是很普通的一个地方,那些在城墙根脚散步、锻炼的大爷、大妈,顺便在这里买早点、买菜,后来,越来越热闹,硬是把小南门早市买成了网红打卡地。现在,这里天不亮就熙熙攘攘,生意开张了,到了八九点钟已经热闹非凡,一般卖到10点以后就集体收摊,恢复成城墙脚下人行道的平静。

  如今,上千年前的那些古建筑大多已经不在了,但曾经的地名得以保存了下来,行走在这文武盛地,一路都是温暖的地名,大学习巷、小学习巷、城隍庙、贡院、大麦市、西羊市、未央宫……仿佛又回到了过去,重新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

  西安古城墙,就在西安的市中心,因而只要到过西安的人,几乎不可能没有见过这座千年古城的雄姿。其实,我也是早在几天前一下火车就见到它的夜色了,因为城墙就穿过了西安火车站的广场。

  以前在很多地方见过城墙、城楼,但一般都是为了旅游的需要现代恢复起来的城墙,有的只是孤零零的有一两个城楼,而没有城墙,有的虽有一段城墙,但也不长。从没有见过像西安古城这样久远、完整、高大、宽敞、闭合的古代城堡,仅这条护城河的宽度,就超乎了我的想象。站在永宁门的城楼上,远眺古城内外,城内是留存着文化地标的老城区,城外就是镇守西北门户的现代化的大都市。思绪之下,十三朝、七十四帝虽然已经走远,但我离它有繁华与盛世却好像越来越近了。

  我们从永宁门城楼上一路向西,走过朱雀门、勿幕门来到含光门。行走在这12米高,10多米宽,周长近14公里的城墙上,给人一种豪迈雄壮的气势。整座城还建有24座供守城将士休息的敌楼,并且每隔120米就修筑一个突出城墙的敌台,为的是火力达到全覆盖的效果。土还是千百年前的泥土,墙还是千百年前的城砖,古老与现代,文明与传统,历史与文化,交织成这座西北古城的精神气质。

  古城的东北边还有一道天下人皆知的玄武门,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扇进出的通道,它也是开启大唐“贞观之治”的惊险之门,只不过鲜花和掌声,早已经洗白了“玄武门之变”时地上的鲜血和权利的争夺。在古城上,我一遍遍地回眸、寻找、沉思,希望能从刀光剑影的余光中看到一个个王朝的兴衰,以及历史前进的脚步。

  有幸走过西安的早晨,迎接这座千年古城的第一缕阳光,阳光照亮了古城的历史人文,也温暖着我奔波劳碌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