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徐汇报

一张篾席

日期:07-15
字号:
版面:第15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王妙瑞

  过去夏日一幕在脑海回放,酷暑躺在光滑凉爽的篾席上,似有一阵山风穿过背脊,情不自禁叫了一声好凉快啊!

  那时的夏天取出篾席使用时,母亲总要关照我用自来水擦洗几遍再睡。我家边上正好有一口水井,用井水擦洗篾席当然比自来水更清凉。我取来井盖钥匙打井水,擦拭后的篾席像进过冷库一样,冰冰凉、太爽啦。

  家里的这条四尺半宽的篾席历史悠久。60年前小娘舅在故乡黄岩托撑船的同乡宝发叔带到上海,我接到传呼电话,借了一辆黄鱼车,和家里的老三踏到徐汇区日晖港码头取回来。小娘舅是篾匠,17岁那年我在乡下见过他手持一把刀背很厚的篾刀,削剥青竹的头层皮动作娴熟。头青是编织篾席的好竹材,不但有韧性、而且不吸热。篾条先要经过一定的处理,编织完全靠手工很费时间,一般做成一张篾席要花几天功夫。因为是给大阿姐做篾席,小娘舅特别用心。我把篾席带回家里,铺在床上用手掌摸了一遍感觉非常平整舒服。邻居啧啧称赞这张篾席做得真好,席面花样也漂亮。

  弄堂里有篾席的人家不多。那时露天纳凉的人不少,弄堂里坐不下了,只好到马路边的人行道上乘风凉。傍晚前我提前抢地盘,用井水浇一遍地面,稍干以后就把篾席铺上。在没有空调的年代里,一张篾席虽然不能与一台华生牌电扇相比,但在众多草席中也有鹤立鸡群的感觉。我和几个阿弟靠一把蒲扇和一张篾席,度过了无数个夏天。

  夏天也是篾匠挣钱的机会。弄堂里不时可闻 “修篾席啰”的叫喊声。他们大多来自江浙和安徽一带。一般篾席破了几个洞,小修小补几角钱便能搞定。编织新篾席在弄堂里就地加工,晚上挑灯夜战,进度很快。邻居大亚平家就打了一条新篾席,大约八九块钱吧。还为篾匠提供午饭和晚饭,菜也不错。篾匠的活干得更细致,主人家十分满意。现在网上有卖篾席,一张700元至1100元不等,看上去很漂亮,但我觉得不像是手工做的。我家那张篾席后来破了不少地方,想找篾匠修补,然而他们的身影早就淡出都市圈了。我的小娘舅也走了很多年。无奈用伤膏药贴在篾席的破处,继续用了好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