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徐汇报

再见,网船浪;再见,沙家浜 (下)

日期:06-10
字号:
版面:第12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毕信仁

  再见,沙家浜

  沙家浜小区紧邻黄浦江沿岸,地质较为疏松。尽管镇政府先后投入大量资金,但由于先天条件不足,没有办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同时,“十四五”期间,上海将持续打造“一江一河”(黄浦江、苏州河)新亮点、宜乐宜游新空间、人民城市新地标,包括持续推进民心工程、加快推动文旅功能提升、打造儿童友好示范区、提升滨水空间精细化治理水平等工作。徐汇滨江岸线的龙腾大道南拓工程,沙家浜小区正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个节点。该地块的顺利征收,有利于激活城市生态和人文资源,构建更高品质的绿色生态空间,为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新华泾”按下加速键。

  为做好动迁工作,自沙家浜小区正式纳入征收计划,华泾镇提前组建了沙家浜居民区房屋征收补偿项目临时支部委员会,3天内召开了8场圆桌会,参与圆桌会居民188人,会场外参与答疑居民约260人。党建引领之下,征收工作组建好队伍、精准排摸、优化方案、党员带头,紧密联系居民听取意见和建议、协调各方面解决共性问题、化解个性矛盾,最终提前5天完成了所有居民的预签约。

  说再见,依然有不舍。谈起老邻居、老朋友,陆阿姨眼眶湿润:“现在要各自分开,还不知道下次见面是什么时候。”

  但城市的更新、生活的变化,更多的是欢喜。陆阿姨的女儿小杨说:“我在这边出生到现在,也有41年了,很舍不得,但是政府给我们这么好的政策,给我们开启美好的生活,还是很高兴的!”1951年入住的渔民(“土地房产所有证”的主人)很激动:从渔民房子到小区房子,现在又遇到城市更新的机会,生活品质更高了。“今天我们都很激动,要搬新家了,过去想了多少年终于实现了搬迁,迎新居!”

  “国家富强,民族复兴,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网船浪人的每一次“再见”,都是新的开始;每个人的圆梦瞬间,是民生改善的生动写照,也能够折射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路上的进步。新的征程上,每一刻都充满了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每个人都会越来越好,要勇敢向前。

  再见,网船浪人!

  再见,网船浪!

  再见,沙家浜!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