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徐汇报

纪念中法文学之桥——傅雷校友

日期:02-26
字号:
版面:第14版:副刊       上一篇    下一篇

  □ 徐汇中学初三(4)班  王淇仪

  寒假开始的第一周,我去复旦大学拜访居住在那里的课外辅导员、上海社科院的王泠一博士。恰逢中法建交六十周年,他正忙于相关纪念活动的筹备。他告诉我,上海与法国人文交流最密集的区域就集中在我生活和学习的徐汇区,甚至,我所在的徐汇中学当年就参照过法国学制。他希望我能够多关注徐汇中学杰出校友、文学翻译巨匠傅雷先生的贡献。

  我第一次知道傅雷先生的大名,是在小学时阅读他的《傅雷家书》,书中展现了一位父亲对儿子的爱,既深沉又伟大。我的爸爸、妈妈伴读时也都被深深触动了。再一次接触到这个名字,是我就读徐汇中学不久。在某次校史的文化主题介绍中,曾宪一校长告诉我们翻译家傅雷是徐汇中学的杰出校友,他于1921年就读上海徐汇公学。徐汇公学当时非常重视法语学科,每天有两节课时的法语课程,这给了对语言学习十分感兴趣的傅雷接触新语种的机会。可以说他的法语阅读基础得益于此。现在学校校史博物馆人物馆中还摆放着傅雷的照片,以此纪念他的杰出贡献。

  目前,徐汇中学的高中社团中还有专门的法语社。在“汇学文化节”展示时,法语社和戏剧社曾联袂出演舞台剧《鸳鸯茶行动》,令我印象深刻。这部舞台剧的内容改编自经典的法语电影《虎口脱险》。剧中惟妙惟肖的男扮女装引发了全场的爆笑。

  在深入了解了这位杰出校友后,我发现许多著名的法国文学作品都是他翻译的。从20世纪30年代起,傅雷先生就致力于法国文学的译介工作,我们耳熟能详的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罗曼·罗兰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长篇巨著《约翰·克里斯朵夫》等都是他翻译的。他的翻译原汁原味地还原了作家笔下的人物特征,极为传神。可以说傅雷先生为我们搭建了一座法语作品阅读的文化桥梁,让我们看到了很多文学经典,满足了中国人民对法国作品的渴望和需求,推动了中法文化交流,因此,他赢得了中法两国文化界的共同尊敬!王博士告诉我,目前上海的翻译家群体一致认为傅雷是他们的楷模。

  新中国六十周年华诞时,法国驻华大使馆还特地设立了以傅雷名字命名的“傅雷翻译出版奖”,以促进两国人文交流,推动新时期的文学翻译工程。傅雷先生在两国文化交流中的影响力是巨大而又深远的,我辈学子应当以他为楷模。

  2024年1月27日是中法建交60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中法建交60周年,法国巴黎风情园将举办和上海豫园一样的主题灯会,五彩斑斓的光影图卷也将祝福两国友谊地久天长。我想:这足以告慰徐汇中学杰出校友傅雷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