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上一堂思政课 “家国情怀”在心中
日期:10-23
“生逢其时,我们重任在肩。我将不负重托、不辱使命。我会始终信念坚定,脚踏实地。请您放心,我们新时代青年会接续奋斗!请党放心,民族复兴,强国有我!”伴随着庄严的承诺,“初心之地上的百场思政课教学”中的一讲画下了圆满的句号。
10月16日,“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实践教学基地现场思政教学研讨活动在龙华烈士陵园举行。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姚黎红,“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试点校思政教师代表、徐汇区思政教师代表、“山岭班”学员代表、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代表们以及位育初级中学八年级学生代表参加研讨活动。
研讨会上,由位育初级中学周念月老师和龙陵易冰影老师联合授课的思政现场课,是“初心之地上的百场思政课教学”中的一讲。全区初中八年级学生将通过录像,共上同一堂思政课。
在这堂思政课开讲前,周念月老师就组织学生参观龙华烈士陵园,随后让学生们分组分享龙华烈士陵园观后感,通过沉浸式体验激发学生们的感悟。现场的思政课上,以“社会责任”为主题,融合龙陵资源,学生们通过聆听分析彭湃的革命事业,分析出他将自己与他人、社会、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并坚定信仰,感受到使命感和责任感,提升政治认同和责任意识;通过聆听分析周小燕的音乐人生,分析出她发挥运用自己的才能奉献国家、创造价值,认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也是自身人生价值的实现,进一步提升责任意识;通过分析桂海潮的飞天之路,巩固对“责任”内涵的理解,深刻理解“时代各有不同,责任精神一脉相承”,提高分析能力,将责任意识转化为行动意识,化信为行,健全人格。
“时代各有不同,责任一脉相承”,这堂特殊的思政课成功地引导学生理解了责任的深刻内涵,承担和履行责任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行动担当,让现场听课的专家频频点赞。
区教育工作党委姚黎红在点评中说到,“大思政课”建设是新时代学校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发力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要坚持开门办思政,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为更进一步推进打造具有示范影响力的“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她提出三点想法,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切实增强教好思政课的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二是要进一步协同合作,拓展“大思政课”实践育人空间和方式。三是要进一步探索创新,推进信息赋能,打造大思政课“智慧课堂”。她希望上海师大与徐汇教育能继续深化“思政课一体化”项目合作,进一步优化共建共享工作机制,为大力培养符合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育人要求的高素质专业化师资提供强有力专业支撑。也希望继续得到龙陵等实践教学基地的鼎力支持。
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在点评时说到,大思政课是一个伟大的事业,大思政课需要所有人来共同努力,希望通过思政课能够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些思想,把党的理论等,作为一颗种子,播撒到孩子们的心中去。
去年12月,“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区)申报成功,今年4月,举行现场推进会,发布实施方案,围绕“课程共建、师资共培、研修共促、基地共育、资源共享、机制共融”开展了多项有益的探索。“场馆+学校”的“大思政课”课程联盟初步组建,“区域资源综合应用带”初见雏形。当天,龙华烈士陵园对推进“大思政课”基地建设情况进行汇报,上海师范大学也就“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建设推进的阶段性成果作了介绍。目前,我区小学专职思政课教师“先锋班”共培计划的第一批52名学员已经顺利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