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徐汇报

共创老洋房里的美好生活

日期:10-23
字号:
版面:第09版: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 文/ 湖南街道  图/ 资料

  在梧桐树下的徐汇区湖南社区,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被群众称为“小巷总理”。虽没有耀眼的光环,却用热情与真心诠释着爱与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进一步展示新时代基层社区工作者担当作为精神风貌,发挥“四百”走访工作中的典型示范引领作用,近日,湖南街道结合区民政局的相关工作要求,开展了街道“小巷总理大声说”风采展示活动。

  “居民区的工作就是走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暖百家心。”武康居民区居委干部陈璐说,在居民区工作的9年里,自己深深地感受到,看似简单的这句话,做起来却不容易。

  在陈璐看来,了解社区和居民的基本概况是最为关键的事。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区的分布、居民情况,她积极向身边的同事学习,并成了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的“小跟班”,每当书记登门为民排忧解难时,就主动跟随,努力学习,并在回到居委办公室后及时做好工作记录。陈璐还利用业余时间,针对居民区内的每幢房、每栋楼和每一户,做了一本详细的小区图册,精确对独居老人、特扶家庭等有特殊情况房屋进行备注。

  也正因为有了这样一份图册,武康居民区在开展“走四百”工作时,能够更精准地排摸居民区的信息。令陈璐感动的是,通过走访,居委干部成为了居民的“贴心人”,有的居民看到她,会亲切地称呼“璐璐”。陈璐坦言:“我想对于社区工作者来说,最大的成就就是走在马路上,能被社区居民认出来,居民会亲切地拉着你聊家常。”

  在开展“走四百”工作中,最让陈璐难忘的是家住淮海中路1818弄的独居老人高老伯。由于子女不住在一起,且家中居住空间非常狭小,失落的老人总是情绪低落,有时甚至会将居委干部拒之门外,周边的邻居也对他敬而远之。然而在一次“走四百”过程中,邻居沈阿婆告诉居委干部,这几天高老伯好像一直在翻箱倒柜找东西。

  居委干部第一时间前往老人家中看望,并耐心地与老人沟通。通过沟通,居委干部了解到,老人遗失了身份证及银行卡等重要证件。为避免老人因证件遗失导致在就医、报销、领取养老金时带来不便,居委干部立刻与负责办理身份证的警察联系,了解代办的具体流程。很快居委干部同民警一起,为老人拍照、采集信息,准备需要的材料和委托书,为老人代为办理身份证件。几周后,居委干部又专程为老人领取证件,并送到家中。这一举措,让高老伯感动不已,他也因此向居委干部敞开心扉,将居委干部视作自己最信赖的“亲人”。

  随着“走四百”的深入,武康居委收集了居民“问题清单”和“需求清单”共计68个,并邀请了居民、商户、游客、物业、社会组织、网红代表、外籍友人、共建单位等共同参与,召开意见征询会、协商会等形式多样的各类会议约20多次,将武康大楼二楼平台极致打造,让二楼平台成为武康大楼居民一个集共享晾衣、绿植欣赏、健身休闲和议事的空中花园。武康大楼组建了一支由居民志愿者组成的文明实践倡导队,每周在楼道内巡逻,一旦发现楼道堆物、乱停自行车的现象,倡导队会在第一时间劝导居民并进行整治。武康居委也在区司法局和专业律师的赋能下,形成了武康开放式社区的居民公约、商户公约、游客公约、武康大楼《居民公约》等,使很多收集到的“问题、需求”在社区自循环中变为现实。

  “只要居民需要我,我就会第一时间过去。我要让居民知道,不论什么事,我始终在他们身边,竭尽所能去帮助他们。”陈璐说,“走四百”工作的开展,让居委干部与居民面对面、心贴心。只有广泛倾听居民的心声,才能打造居民满意的美好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