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梅满眼春
■张林凤
上海不少公园每年的梅花展,总会吸引游人纷至沓来探梅赏梅。早春时节,我与先生趁着风和日丽的那天,兴致勃勃地挤入世纪公园观赏梅花的人群。
寻着梅花的芳踪,但看那些疏朗虬劲的枝干上,有含情低语的花苞,有傲然怒放的花朵,梅花们不经意间将沁人肺腑的馨香清甜的春意弥漫于空气中,渗透在人群里。游人更是被嫣红、玉白、鹅黄、青绿等多姿多彩的梅花所陶醉。
尽情享受梅花营造的春情春意,成为早春时节人们赏心悦目的乐事。一对年轻的夫妇,爸爸抱着幼小的儿子,妈妈指点着儿子从手机镜头中摄取梅花;那个手持单反长焦相机的女孩,在“老外”男友辅导下,从不同视角撷取梅花风姿频按快门,他俩本身就是“花为媒”的精彩景色啊,我定格了这瞬间的美妙。适逢“情人节”,一对对相拥的恋人,一捧捧流动的红玫瑰,很有喧宾夺主之嫌,却也呈现锦上添花的浪漫情怀。
在以梅花为主题的氛围中,我的思绪泛起关于梅花的联想。梅花,历来是文人骚客不惜笔墨写意吟诵的花。以“梅妻鹤子”自喻隐居西湖的林逋,是那种恬然自得、超然世外的境界。而对于一生几乎不是被贬谪就是在被贬谪路上的苏轼,他的“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则是其被贬谪黄州后从苏轼升华为“坡仙”精神境界的写照。至于诸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声羌管无人见,无数梅花落野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等千古传颂的梅花名句更是不计其数。当代毛泽东主席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的咏梅诗句最为豪情漫溢,是博大的革命情怀和浪漫诗情交融的生动体现。
不禁想到鲁迅公园中的梅园。此间的梅亭是为纪念抗击日寇的韩国义士尹奉吉而建。那次,我参观尹奉吉纪念馆后,观赏满园的梅花,惊奇地发现几株梅树枝头上簇拥的红梅、绿萼梅、宫粉梅,正舞动着喧闹春意呢。适逢园艺师在察看梅树,我好奇地向她请教得知,原来枝头上同时绽放三色品种的梅花,是园艺师嫁接实验的结果。我赞叹园艺师的创意并感慨:尹奉吉义士的英灵有上百株梅树相伴一定不会寂寞的……
梅花的种类很多,我的认知中有十多种。对于红梅,我则是有歉疚的。我在住家附近的甘泉公园散步,看见几棵树上开得红艳艳的花朵,用手机一通拍摄。几个女孩见我“腔势十足”地拍摄,也饶有兴趣地拍摄,还向我请教:“阿姨,这是什么花啊?”我不假思索地回答“红梅花”。转而一想,我是先入为主地将此花认作“红梅花”,可不能张冠李戴啊,赶紧用手机“识花”功能辨识,显示的却是“木瓜花”,赶紧追上女孩们歉意说明应是“木瓜花”。
女孩们轻盈欢快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了春天里万物复苏的明媚。走出了冰封雪雨的我们,面对“管领东风第一枝”的梅花,只需将其高洁俊朗、不畏严寒的风骨镌刻于心中,就能营造“心中有梅满眼春”的意趣,无趣的生活也会有精彩来串门;平凡的日子亦会有炫耀来叩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