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狂犬病:通力合作 健康共享
2023年9月2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狂犬病日”,今年的主题是“消除狂犬病:通力合作健康共享”。
狂犬病是狂犬病病毒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因临床表现中有恐水的特征,又称“恐水病”。从被咬伤到发病前无任何症状的时期,称为潜伏期。狂犬病的潜伏期多数为1至3个月。狂犬病是迄今为止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病例99%由犬类引起,一旦发病几乎100%死亡。
被可疑动物咬伤或抓伤后,应及时规范的进行暴露后处理。单处或多处贯穿皮肤的咬伤或抓伤、破损的皮肤被舔舐、开放性伤口或粘膜被唾液污染(如被舔舐)等严重暴露后,需要立即彻底清洗伤口、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
处理伤口:立即用肥皂水或弱碱性清洁剂和一定压力的流动清水交替彻底清洗伤口至少15分钟,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以避免肥皂水或其他清洗剂残留。彻底冲洗后,用稀碘伏、苯扎氯铵或其他具有灭活病毒能力的医用制剂消毒伤口。
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最好在伤口清洗完成后立即注射,可快速中和伤口处理后仍残留在伤口内部的病毒。如未能及时注射,在第一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的7天内均可使用。按暴露前或暴露后程序完成了全程狂犬病疫苗接种者,无需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及时全程接种疫苗:目前上海市使用的狂犬病疫苗,根据产品不同有两种接种程序。四针法:第0天接种2剂,第7天、21天各接种1剂;五针法:第0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接种1剂。第0天指接种第1剂当天。
对于感染狂犬病风险较高的职业人群,如兽医、实验室人员等,可以开展暴露前免疫进行预防,免疫程序为第0天、7天、21天(或28天)各接种1剂。
如果被已经注射了兽用狂犬病疫苗的动物咬伤,因为难以判断动物在注射疫苗前是否感染或携带狂犬病病毒,因此还需接种狂犬病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