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这既是对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也指明了体育工作的方向和途径。
回首历史,1873年,首届“上海杯”帆船赛在虹口扬子江码头附近的黄浦江水域创办;1910年,上海精武体育总会在虹口起源……虹口区是上海体育发展的重要源头,也是中国近现代体育项目的重要孕育地。
立足当前,面对体育强国建设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虹口全力打造“上海北外滩、浦江金三角”,协同推进体育高质量发展,增强全民体育素养,着力打造虹口体育“新名片”!
展望未来,虹口体育当仁不让,勇当排头兵和先行者,坚持助力虹口构建新的发展优势,持续增强虹口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预祝虹口区第六届运动会圆满成功!
1 动起来 全民健身展活力
作为海派文化发祥地的虹口,在进入新周期后,全民健身事业内涵变得更为丰富,对群众体育发展要求变得更高,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也愈加注重市民的获得感。
更便利、更均衡,公共体育设施遍地开花
近年来,虹口区大力推进《虹口区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落地,将“市民工程”建设纳入区政府实事项目,着力推进彩虹湾市民健身中心、邯郸路市民健身中心、市民健身驿站、长者运动健康之家等公共场地建设。与此同时,因地制宜每年推进市民健身步道、社区公共运动场和市民益智健身苑点建设,并对社区超年限使用健身器材进行全面更新。在2022市场馆中心年度检查中,虹口区的社区体育设施综合评估整体评分为98.23分,名列全市前茅。在市体育局和区绿容局支持下,虹口区还结合和平公园改造,进一步拓宽体育空间,打造体育公园,建成1500米智慧健身步道,标准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覆盖全人群的益智健身苑点。更优质、更均衡、更便捷的服务,让虹口人人都有了家门口专属“健身房”。
更多元、更个性,群众体育赛事丰富多彩
随着虹口运动场地、体育场馆不断完善,群众性的赛事活动也愈加丰富多彩,从而带动市民健身热情日渐高涨。虹口区推出了“虹赛场”全民健身赛事活动,采取多元主体办赛模式,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陆续举办了“中国坐标”虹口分站赛线上赛、北外滩最美丽人行、易跑精英赛等各类赛事活动。同时,充分挖掘区内文旅资源,围绕“红色文化、名人文化、海派文化”,打造具有虹口特色、展现虹口历史底蕴的体育赛事,结合市民运动会、城市业余联赛等市级赛事平台,为市民提供类型丰富、选择多样、更具针对性、更加个性化的体育服务,完善“市—区—街道”三级群众赛事(活动)体系。
更超前、更贴心,全民健身服务能力提升显著
近年来,虹口区的全民健身服务能力也有明显提升,不仅更贴心,而且更超前。为落实助力建设“人人运动、人人健康”的活力之城,我区建立更高质量的“你点我送”社区体育服务配送机制,配备专业师资队伍,针对不同项目、不同人群提供操舞类、武术类等52种配送课程服务。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开展国民体质监测项目服务,推进体医养融合,年均开展免费服务50余场,监测人数超12000人,指导市民科学健身,提高健康水平。
2 赛起来 竞技体育燃梦想
竞技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强区建设中具有推动作用。近年来,虹口区竞技体育水平稳步提升,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后备人才育苗“蓄水池”持续扩大,成为区域体育发展的最佳缩影。
一线运动队科学备战,成绩实现全面突破
新周期,围绕新一轮全运会备战以及即将到来的杭州亚运会等重要赛事,虹口区的花剑和霹雳舞两支一线运动队,坚持科学训练、军事化管理“两手抓”,各大赛场频传捷报。
在2022年全国击剑锦标赛上,男子花剑勇夺阔别19年的团体冠军。在今年7月刚刚收官的2023年米兰世界击剑锦标赛上,主力队员吴斌代表国家队参赛,为祖国带回了一枚宝贵的银牌。
此外,区体育局与市体育局签订了《亚运会、奥运会霹雳舞项目备战助力合作协议》,霹雳舞一线队的赛前集训、选拔组队等各环节提供坚实保障。队员商小宇获得2023年亚洲锦标赛亚军,突破中国男子霹雳舞最好成绩。
在9月23日即将开幕的杭州亚运会上,虹口将有花剑、霹雳舞、橄榄球、垒球4个项目4名虹口培养输送运动员参加比赛,预祝他们为国增光!
转战市级赛场,在上海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虹口区代表团派出了1435名运动员参加青少年组所设的30个大项、42个分项的角逐,获总分榜第7名,奖牌榜第9名,奖牌数和总分均创近三届市运会新高。不仅如此,虹口代表团还收获了青少年组“体育道德风尚奖”“团体奖牌最快进步奖”等诸多荣誉,实现运动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深化体教融合,后备人才“蓄水池”持续扩大
在大力推进竞技体育的同时,虹口区也不忘狠抓青少年体育工作,积极探索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路径。2022年,虹口区体育局与区教育局携手制定了《虹口区关于加强新时代体教融合和学校体育工作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市教委和市体育局“9+X”项目布局的要求,在3所市示范性高中布局排球、羽毛球、射击射箭项目,6所区示范性和普通高中布局足球、篮球、田径、武术等7个项目,不断完善“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训练体系。此外,在充分发挥体制内训练单位的龙头作用的同时,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作,持续扩大后备人才育苗“蓄水池”。
3 活起来 体育产业强动能
近年来,虹口区不断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持续挖掘体育消费潜力。
助企纾困,提振行业信心
过去几年,虹口区体育局凝心聚力,力所能及地及时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做好上海市企业纾困政策落地,协助企业成功申报相关减免或补贴;协同区人社局对认定体育类企业做好社保缴存金额退费。积极落实《上海市助行业强主体稳增长的若干政策措施》,做好市区两级关于虹口区体育健身场所复工复市补贴发放工作。提振行业上下信心,实现体育产业整体平稳发展。2021年,虹口区共有体育产业单位785家,其中入选上海市体育500强企业为30家。
培育引进品牌赛事,塑造城市名片
为更好发挥区域优势,用好滨水资源,在推进上海建设国际体育赛事之都中更好地发挥虹口作用,上艇赛、上帆赛等一系列品位高、品质好的国际和国内顶级赛事陆续落户。金秋9月,作为代表上海城市形象金名片的头部赛事IP——2023上海赛艇公开赛再度亮相苏州河,上演百舸争流的盛况。对“东道主”虹口来说,这不仅是一场体育竞技,更是展示区域形象、塑造城市名片的绝佳平台。与此同时,虹口“一区一品”体育赛事版图清晰。这里既有举世闻名的“精武”金字招牌,也有“虹赛场”、虹口区运动会等符合区域气质的品牌项目,他们携手助力虹口体育跑出了发展加速度。
促进体育消费,为区域经济服务
积极创建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区,主动做好体育消费券发放工作,努力扩大体育消费券使用范围。截止今年8月31日,虹口区市民在指定体育场所使用体育消费券金额232.9万余元,拉动消费比4.36倍,位列全市第一。为优化体育产业空间布局还着力打造升级虹口足球场为中心的市级体育产业集聚区,推进北外滩水岸运动休闲带建设。为激发市场活力,积极引导助推体育旅游、体育金融、体育科技、运动康复等新兴体育产业发展。为推动商旅文体融合发展,选择借助各类节假日活动,开展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多维度促进体育产业提档升级,增强服务区域经济的贡献度。
后记
回望过往,虹口体育使命在肩、任重道远。无论辉煌或是低谷,始终不变的是勇往直前、砥砺前行。眺望远方,虹口体育将与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更好、更快、更高、更强”为工作追求。虹口区全体体育工作者将紧紧围绕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这条主线,胸怀“两个大局”,坚持“四个放在”,戮力同心,和衷共济,高质量推进虹口体育工作,实现虹口体育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