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虹口报

山阴路历史风貌区焕新颜

日期:08-11
字号:
版面:第02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山阴路历史风貌区焕新颜 1.5万居民生活品质改善

  ■本报记者 张城凯

  从2022年开始,虹口对位于山阴路历史风貌区的21处优秀历史建筑、27处里弄房屋启动大面积修缮工程。该风貌区面积约129公顷,是上海12个市级历史风貌保护区之一,包含多伦路、山阴路和甜爱路等及周边居民区,区域内保存着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石库门里弄、花园洋房、公寓等多种类型建筑,被誉为海派民居建筑“露天博物馆”。

  经过一年半的修缮,近日,这片区域重焕新颜,“有故事的老房子”再现当年风采的同时,在此居住的1.5万居民们的生活品质也大为改善。

  位于四川北路长春路口的长春公寓建于1928年,原名北端公寓,由犹太大亨沙逊投资建造而成,是一座英式现代简约风格的建筑。经过百年的洗礼,修缮前,长春公寓出现墙面斑驳、下水道堵塞等问题,此次大修涉及建筑外部修缮、建筑室内修缮和室外总体改造,涉及建筑外屋面、墙面、公共楼道等多方面,在还原历史风貌的同时,提升建筑使用功能,完善配套设施。

  “水斗啊,还有灶台,铺了地砖,相比之前好了很多。”今年61岁的房阿姨在长春公寓居住了23年,厨房设施为普通装修,有些没贴瓷砖的地方一沾染上油渍很难清理。这次修缮,施工队给房阿姨家里统一铺设了瓷砖、地砖,重新更换了水管,并安装了不锈钢水槽和橱柜。

  位于长春公寓对面的木刻讲习所所在的沙逊裙楼也修旧如旧,恢复了历史原貌,原本门前镂空的铁锈色栏杆被重新粉刷,四川北路街道还重新制作宣传版画。

  72岁的居民荣阿姨住在木刻讲习所附近,平日里经常来兜兜逛逛,去二楼的社区会客厅参加活动。“我是党员,经常参加这里的大小活动,对老年人来说,也是精神食粮。”

  除了优秀历史保护建筑,不少有文化底蕴的老弄堂也被列入大修范围。位于山阴路2弄的千爱里也于近日修缮完毕。千爱里是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建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鲁迅先生友人、内山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的家就位于弄内。此次千爱里修缮范围涉及建筑外立面、屋面、正入口天井、室内进厅、楼梯间、公共走道等区域,修缮过程秉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原汁原味还原了历史风貌。

  去年底重新开业的内山书局也位于千爱里小区,房屋修缮期间,附近居民以“茶香议事”为平台,积极建言献策,并会同相关部门积极打造1927鲁迅与内山书局“书香会客厅”。现在,改造后的书香会客厅已经迅速成为上海热门文化打卡地,也成为虹口及上海弘扬鲁迅精神、开展国际对外交流极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标。

  恒盛里、四达里是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弄堂,也是四川北路街道以“花香、书香、茶香”为标志全力打造的“三香弄堂”之一。山阴路57弄18号一楼居民计培龙今年70岁,在弄堂里居住了30年,原先厨房间破旧不堪,杂物乱堆,几户人家共同使用时周转不开。此次修缮,给楼道里的每户人家设置了独立操作台,墙面和地砖都铺上了瓷砖,并统一安装了橱柜和水槽。“跟自己家里装修一样,他们用心在做。”

  此次大修期间,山一居委会还会同四川北路街道共同打造了一个“五感花园”,在花园里,居民们可以休憩、聊天,也可以坐下来协商议事,参与社区治理。据了解,原先这里是“六间房”,是1958年建的里弄加工厂,因房屋占用通道影响到了周边居民生活。四川北路街道、居委会多次实地调研,听取周边居民意见,最终将“六间房”拆除。大修期间,借鉴康养理念,在原六间房位置又打造了这个“五感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