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虹口报

专家别钻“牛角尖”

日期:07-10
字号:
版面:第04版:综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专家别钻“牛角尖”

  ■吴德胜

  据报载,现在年轻人走进博物馆的人数在不断增加,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但也有一些专家指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虽然数量上是增加了不少,但质量上不一定能提升,也许是“走马观花”,或者是赶新时尚,多了一个“打卡”点而已。

  笔者对于所谓专家的质疑不太认同,可能这些专家是搬砖的“砖家”。

  年轻人从课本上学了不少历史和科学知识,能亲身走进博物馆去见证一下实物,了解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人类生活的状况,感受社会发展的历史、解惑诸多疑问,博物馆是最好的去处。作为专家,对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博物馆,不是大大的赞赏和鼓劲,而是无端刻薄地去怀疑和质疑,实在让人不得不怀疑专家的身份了。无论是革命历史博物馆,还是自然科学博物馆,是中华文明和自然科学发展历程中最好的载体,它是最客观的“证人证物”,是无声的“先生”。

  就算少数年轻人走进博物馆是“走马观花”也好,他们至少观到了一些实物;就算少数年轻人把博物馆作为休闲的“打卡”点也好,多多少少会有收获,总比一直去酒吧、夜总会“打卡”好吧。当然,年轻人有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休闲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不危害社会公共秩序、只要不伤及身心健康,让年轻人自由“放飞”一下也无可厚非的。

  专家应该在各自的领域潜心研究,就如“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肝脏外科”专家吴孟超那样,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为国家作贡献。

  有些专家跨领域去“评头论足”,以“名气”推销伪劣产品、上电视样样都懂。我认为“有些专家”要有自知之明,不懂也不要装懂,更不能钻“牛角尖”去质疑别人,特别是对待年轻人不要学“九斤老太”那样“一代不如一代”的观念,要多鼓励、多指导、多提携年轻人成长。

  最后,我对年轻人提的希望是:“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撸起袖子加油干。”希望永远在你们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