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铁路建设报

穿行在黄河之下的“00后”盾构医生

日期:01-24
字号:
版面:第3版:新春走基层       上一篇    下一篇

梁栋方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1月24日   3 版)

    本报记者 梁栋方

    “盾构机屏幕出现报警信号,显示喂片机润滑系统位出现问题,请去检查具体情况。”

    “收到,收到。马上检查。”

    1月21日上午,记者来到中铁十四局济南市黄岗路黄河隧道项目部,在地下几十米深处的“山河号”盾构机上,采访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建设者时,恰巧遇到了刚刚发生的一幕。

    这个正要去检查设备的人叫吕聪,是项目机电领班。说话间,他便走到油脂过滤滤芯的位置,经过20分钟的检查,确认滤芯工作正常。随后他又来到喂片机上,查看油脂分配阀,很快便找到了堵塞的出油点位,十几分钟就组织工人疏通了管路。

    喂片机是盾构机上运输管片的装置,上面装有滑轨,负责将运输车送来的管片转运至拼装位置。为了减少滑轨的摩擦,润滑系统会持续供应盾构油脂。

    干脆利索的吕聪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在聊天中,记者得知,吕聪来自陕西渭南,是一名“00后”,日常工作就是给这台直径达17.5米的“山河号”盾构机维护保养、把脉诊疗。

    报警消除后,吕聪又在机器轰鸣、密集狭小的空间穿梭攀爬,按照《盾构机点检表》中设备点检要求,对推进、拼装、泥水循环、同步注浆等主要系统进行逐条检查。每天与液压管路、水气管等打交道,他的一身衣裤上沾满了油渍、泥浆,而且在盾构机上一待就是12小时。

    “盾构机就像人,有上万个零件,各类管线、电路如毛细血管一样错综复杂,遍布全身,稍有疏忽,盾构机便会‘消极怠工’,穿黄隧道建设对‘山河号’盾构机操作、参数控制、设备性能等有着极高要求。”吕聪告诉记者。

    “这么庞大的设备,上万个零部件,你都会检修吗?”面对这个略带青涩的年轻小伙,记者在嘈杂的环境中扯着嗓子道出了心中的疑问。

    “我参与了‘山河号’监造工作,可以说对盾构机的构造很熟悉。”吕聪自信地介绍,在来济南黄岗路黄河隧道之前,他曾参加了武汉和平大道南延工程的建设,当时也是国内最大直径单管双层盾构隧道,开挖直径16.03米。就是在那里,他不仅了解了盾构机的构造,还学会了驾驶盾构机挖隧道。

    说起吕聪的成长,避不开一个人。他就是黄河隧道机电部部长贾培剑。今年31岁的他曾参建了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武汉和平大道南延工程。可以说,吕聪是他一手带起来的徒弟。贾培剑说,项目上光“00后”员工就有18人,都已经成为各个岗位的中坚力量。

    盾构机直径每增加1米,制造及施工难度就成倍增加。虽然项目团队有丰富的施工经验,但是面对这项世界级工程,他们依然是如履薄冰。其中,有两位盾构机长参加了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的建设,这次是第三次穿黄征程。

    来到项目部,暮色降临,附近村庄传来阵阵鞭炮声,项目部刚挂上的红灯笼也亮起来,过年的味道瞬间浓郁了几分。“春节期间,盾构机正常掘进,很多员工要坚守岗位,我们也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和文娱活动,很多家属会到项目来过年。”项目书记薛正声早已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此刻,济南济泺路黄河隧道内,驾驶汽车5分钟穿越黄河的市民们不会知道,在3公里之外的黄河水下,一群年轻人正在建设另外一条超级隧道。在更远处,济南航天大道穿黄隧道不久之后也将开启盾构掘进。埋头苦干,遁地前行,他们正在用坚守和智慧建设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超级穿黄隧道群,为泉城济南跨河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打通了一条条大动脉。

    “春节后调休回家,你最向往的事情是什么?”记者问道。

    “和相恋6年的大学同学把婚订了。”吕聪憨厚地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