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铁路建设报

擎旗奋进谱新篇

日期:01-08
字号:
版面:第7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铁建2024年党建提质增效成就综述

李佳佳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5年01月08日   7 版) 中铁十五局四公司平漯周项目驻队指导员深入一线了解劳务工人所困所需,并召开劳务队座谈会及时沟通协商解决。张森 摄 铁建交运天津1号线运营公司坚持将铁道兵精神与服务意识融合,在线路重点车站打造了党员先锋示范“铁兵岗”特色综合客服中心,努力为乘客创造更加安全、舒适、便捷的乘车环境。 董胜英 摄 中铁十二局工程项目党支部书记后备人员参加音乐党课 景礼红 摄 中铁建设南方公司持续探索完善“大监督”工作机制,以“四不两直”方式联动对项目关键岗位、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检查,切实把“大监督”工作穿透到基层。图为公司纪检办公室组织在新建佛山站项目开展“大监督”检查,查看钢筋材料情况。 陈薪燃 摄

    通讯员  李佳佳

    核心阅读

    党建领航,行稳致远。

    经营质量趋优向实、经济运行质量有效改善、战新产业发展全面提速、深化改革动真碰硬、科技创新提档升级……一个个实绩的背后,始终飘扬着指引方向的鲜红党旗,跃动着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有力脉搏。

    回眸刚刚过去的2024年,中国铁建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赋能改革、提质增效为主线,坚持党建引领,筑牢红色堡垒,执党建之笔绘出企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以学赋能  持续培“根”铸“魂”

    读书研讨班上,有深入交流热烈讨论的情景;红色教育基地内,有参观学习汲取力量的画面;宣讲台上,有激情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身影……

    一幕幕、一帧帧,见证着中国铁建各级党组织以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的生动实践。

    灯塔指引方向,思想照亮航程。一年来,面对一道道党的建设“大考题”,中国铁建党委践行“第一议题”制度,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广大党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之际,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以《严明纪律 锤炼党性 汇聚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磅礴力量》为题讲授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以丰富的案例、生动的解读,把理性的思想讲鲜活。

    开展专题读书班、纪律教育培训、党纪知识竞赛等活动7500余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8000余场次,讲授纪律专题党课10380多场次……党纪学习教育启动后,中国铁建各级党组织迅速行动,及时动员部署,形成“集团党委牵头抓总、二级单位党委指挥督导、三级公司党委系统落实、基层支部因地制宜”的工作机制,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铁建各级党组织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纳入各类培训班必修课,分层级、全覆盖抓好宣讲宣贯,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中铁十七局物资公司邀请驻地消防救援站消防队走进企业,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党建联盟”活动,共学全会精神,交流党建工作经验。中国铁建港航局四分公司以专题辅导、道德讲堂、主题演讲等形式进行宣讲,持续精准发力,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

    完善机制、改进方式、强化组织、提升质效……2024年,中国铁建启动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量提升年”活动,建立中心组专题学习研讨旁听巡听制度,采取常态化扩大形式,安排中心组成员、总部各部门轮流开展专题研讨交流,推动学习进阶提质。所属各级党委强化顶层设计,创新载体形式,突出问题导向,深化学用结合,以高质量的理论学习为企业改革发展赋能。

    强基固本  锻造坚强堡垒

    在通甬高铁施工现场,中铁十四局大盾构公司项目党支部打造“红盾护航”党支部特色品牌,筑强战斗堡垒,助力工程建设提质提速;在成兰铁路德胜隧道,中铁十六局成兰二期指挥部坚持党建引领,奋战10年打通目前亚洲在建最长单洞双线合修铁路隧道……

    管党治党,重在基层。中国铁建党委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将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夯实“三基”建设,做好“七抓”工程,以创建评比年度“四好”领导班子和第四批示范党支部为抓手,重点提升组织力,突出政治功能,推动党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不断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党建责任压紧压实。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党建工作责任书签订和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评价,坚持以考促干、以考促建、以考促优,在真述实评中有效传导压力、激发动力,推动各级党组织书记种好“责任田”。

    ——党务队伍持续建强。加大党员教育和业务骨干培训力度,举办2期党支部书记示范班、2期入党积极分子暨发展对象培训班,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助推基层党组织队伍持续建强。

    ——党建品牌亮点纷呈。开展党建品牌创建工作,各级党组织紧密围绕中国铁建改革发展战略,创新党建工作思路和方法,形成了一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内容丰富、成效明显”的特色党建品牌,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施工一线。

    如何推动党建与生产深度融合?将党的领导贯穿公司治理体系建设始终。深入践行“两个一以贯之”,不断完善“三重一大”决策机制与制度体系,通过明确决策权责、规范程序流程,真正把党的主张落实到公司内部制度建设上,落实到公司经营管理运行中,推动构建更加规范、科学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框架。进一步厘清党委、董事会和经理层的功能定位、权责关系,持续优化前置研究把关制度机制。加强对企业中长期发展战略的把关定向,系统谋划了高质量经营、精细化管理、科技创新体系、产业转型升级、回归投资创效本源、价值创造等一系列深化改革举措,全面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督促开展“两拖欠”治理,重点做好重要节点企业内部信访维稳工作,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绘就高质量发展蓝图。公司党委本级全年召开常委会36次,审议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公司改革、重大经营管理等方面重大议题。

    从严治党  优化政治生态

    召开“深化运用大监督 提高各级执行力”研讨交流视频会,协同推动“大监督”向基层穿透;开设《纪委书记谈“大监督”》专栏,邀请各级纪委书记畅谈“大监督”经验做法……

    2024年以来,“大监督”一词在全系统成为热门和高频词汇,更成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靓丽名片。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深化基层监督体制机制改革。中国铁建党委调整优化“大监督”工作机制,相继出台《建立“大监督”工作机制的意见》《督查督办工作实施与考核办法》《二级单位纪委书记加强对同级“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实施办法》等制度办法,突出政治监督,加强贯通穿透,做实日常监督,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纪委专责监督、部门职能监督、职工民主监督等协同联动的“大监督”工作机制,破解监督难题。

    中国铁建所属各单位也推动“大监督”不断向基层穿透、延伸。中铁十一局将纪检专员制度融入“大监督”工作机制,在重点项目片区派驻纪检专员,探索形成“1234”工作法(一册、两单、三函、四报告),推动“大监督”穿透到项目管理前台。中铁十五局探索搭建“一码统管”线上监督平台,促进各监督主体信息互享互通、问题齐抓共管。

    一年来,中国铁建党委坚持惩治震慑、监督约束、教育警示相结合,用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管党治党,以“大监督”提升执行力,持续减轻基层负担,不断推进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让风清气正成为中国铁建的鲜明标识。

    党的决策部署到哪里,巡视监督就跟进到哪里。中国铁建党委推进巡视有形有效覆盖,成立4个巡视组,对9家单位开展两轮常规巡视,对4家已经巡视过的单位开展巡视“回头看”,被巡视单位同步开展对下巡察,形成巡视巡察上下联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的工作局面;探索“未巡先改”与“边巡边改”相结合模式,将“后半篇文章”前移,移交立行立改问题50个,推动102个问题“边巡边查”;创新“巡审联动”,巡视和审计同时入驻,推进“政治体检”与“经济体检”有机结合,发挥出“1+1>2”的效应;深化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巡视问题整改,做深做细“后半篇文章”,形成监督闭环。

    党管干部  打造过硬队伍

    中铁十二局二公司选拔建立60余人的雄鹰和飞鹰优秀青年人才库,举办首届“精鹰计划”暨后备干部培训班,全力培养管理型和专家型人才;中铁二十五局电务公司制定“育苗123计划”,为47名入职新员工描画出职业“规划图”……

    这些是中国铁建优化选人用人育人制度的切面。

    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全面落实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机制新举措;历史首次公开遴选二级单位董事长、总经理后备人选,打破传统人事任命常规;自上而下、瘦身健体、强筋壮骨,亮出干部优与劣的标尺、进与出的机制、上与下的准绳……

    一揽子举措,无一不印证着中国铁建党委从“人”着手,深入推进改革的进程和决心。

    聚焦改革深化提升,中国铁建党委着力抓班子带队伍聚人才,拓宽视野“选”,精准施策“育”,积极大胆“用”,坚持实干实绩、党管干部,打造过硬队伍,激活高质量发展“一池春水”。

    在选人用人上——引入市场化机制,以上率下开展总部改革,总部机构从24个优化调整为18个,部门内设处室从97个整合为55个,编制定员从397个调整为308个。推行总部员工竞聘上岗,40名基层经验丰富的所属单位员工调入总部。实施薪酬改革,合理拉开基本工资差距,实现薪酬能增能减、奖优罚劣。

    在人才培养上——注重梯队建设,实施领导人员“62030”选拔工程和优秀年轻干部“21210”培养选拔工程,分层分类建立领导人员初步人选库和优秀年轻干部储备库,定期盘点,优进绌退、动态调整。加大竞争性选拔力度,选拔一批“80后”优秀年轻干部进入二级单位班子。2024年以来共提拔59人,提拔45岁以下14人,让基层干部既有“奔头”,更能“出头”。

    在考核激励上——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突出业绩导向,建立从总部到项目、从领导到员工、从业务到党建的一系列考核体系,实现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360度全覆盖,做到“一企一策”“一人一表”“人手一契约、人人有本账、人人担指标”,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积极性。

    擦亮品牌  讲好铁建故事

    初秋北京,高远澄明。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在习近平主席、坦桑尼亚总统哈桑、赞比亚总统希奇莱马的见证下,中国铁建与相关方签署了《坦赞铁路激活项目谅解备忘录》,被中外主要媒体密集报道,让CRCC迅速在全球“火出圈”。

    一年来,中国铁建党委不断丰富品牌矩阵,推动品牌传播破圈出海,文化的力量沁入了企业每个“细胞”……

    文化品牌持续擦亮——

    着力文化塑魂、品牌塑形。制定企业文化中长期发展战略,完善文化、品牌管理体系。弘扬首批“十大精神”,4个作品被评为中央企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微视频,12个作品被评选为中央企业优秀故事,获评上市公司文化建设最佳实践案例,公开发行《见证历史》,文化建设走深走实。中央企业品牌建设工作排名连续第5年上升,“昆仑号”被评为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首批示范成果,中铁建大盾构品牌迎来央企观摩团,地下空间品牌在全国两会、中国品牌日等重要时点持续刷屏,年度热播剧《赤热》选用大量铁建品牌镜头。

    央企担当不断彰显——

    加大乡村振兴帮扶力度,坚持一地一特色,打造了“铁建阳光”“铁建臻选”“四方书院”等帮扶品牌,形成“以点带面、示范引领、连线成片”的工作机制。定点帮扶的张家口市万全区、尚义县结出硕果,河北省委省政府专门致信感谢。抓实ESG管理,获评第十八届中国上市公司ESG百强。推进文明单位创建、道德讲堂建设、学雷锋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全系统获评省部级以上文明单位152个,其中全国文明单位28个,2人获评“中国好人”。

    政研工作做细做实——    用好思政“传家宝”,强化目标导向,高质量开展政研工作,2024年在《学习时报》刊发理论文章1篇,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2篇,4篇政研课题成果获中国政研会表彰,全系统在《学习时报》《科技日报》《瞭望》《中国交通报》等主流媒体平台刊发多篇理论文章,着力成果转化,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

    主题宣传有声有色——

    聚焦中心工作,以重大主题报道为企业改革发展鼓与呼,唱响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全年累计在中央主流媒体刊稿16630篇,同比增长近20%。25次登上全网热搜,52次亮相总台《新闻联播》重点播报。统筹实施“美美与共”跨文化国际传播,着力打造“1+2+5+N”立体海外媒体矩阵,让企业“好故事”变为发展的“好声音”。

    服务大局  激活群团活力

    2024年9月30日晚,对于中国铁建首位“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张帅坤来说,是毕生难忘的一晚。作为先进人物代表,他受邀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

    张帅坤的难忘经历,正是中国铁建做实劳模工匠培树工作带来的良好效应。

    中国铁建将劳模工匠培树作为提升发展软实力、凝聚发展正能量的重要抓手,加大劳模典型培育选树力度,充分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2024年,11名员工、21个集体在“五一”“五四”期间获国家级表彰;12个集体获评中央企业先进集体,20名个人获评中央企业劳动模范;9个单位、17名个人获得全国铁路“两模三优”荣誉称号;张帅坤、马小利、温晓辉等多个先进典型获得全国性表彰……尊崇劳模、争当劳模在铁建大地蔚然成风。

    坚持关爱和提素相结合,中国铁建持续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金秋助学等品牌活动,构建员工职业生涯全过程关爱体系。各级工会筹集专项资金5526万元,对1222个重大工程项目和偏远艰苦项目进行建家建线帮扶。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推动技能人才培育,引领职工创新创效。成功承办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铁路赛道复赛,有2名班组长以骄人成绩跻身全国决赛赛道前十,亚军选手喜提红旗轿车大奖。在2024年“申通杯”上海重大交通工程建设领域职业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年内累计创建省部级及以上劳模创新工作室110个。

    青年者,企业之魂。中国铁建依托“青”字号品牌,动员广大青年岗位建功、挺膺担当。举办中国铁建2024年青年英才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为青年职工把牢青春航向、按下成才“加速键”。9个项目入选第二批“筑梦丝路”青年发展计划,数量居中央企业之首。在“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中获金奖1项、银奖6项、铜奖3项,在建筑央企中排名第一,充分彰显铁建“青”力量。

    大道如砥,笃行不怠。迈向新征程,中国铁建党委将继续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筑牢根魂优势,持续抓党建、强堡垒、激活力、促发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点燃红色引擎、汇聚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