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铁路建设报

党旗红 铁建“青”

日期:12-27
字号:
版面:第3版:政工       上一篇    下一篇

——中铁二十局铁建“青”党建品牌创建综述

张 文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12月27日   3 版)

    通讯员  张  文

    铁建“青”党建品牌标识,巧妙地融合了飘扬的旗帜、珠穆朗玛峰、大地经纬以及鲜艳的党徽形象,代表着中铁二十局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两山”理念,着力“培根铸魂”,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加快资源整合,以铁建“青”党建品牌的“虹吸效应”聚思想之力、组织之力、人才之力和社会之力,把“保护生态、降碳节耗”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成为中国铁建“重工装备”制造业中的“重要一域”。标识色彩以“青”为主题色,搭配旗帜红、科技蓝和环保绿。正如企业所秉承的理念:聚思想之力让创新之树常“青”。聚组织之力,让动能之源常“青”。聚人才之力,让环保之器常“青”。聚社会之力,让铁建之业常“青”。该标识创意独特,造型简洁,寓意丰富,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专属性和可辨识程度高,扩展性好,易于记忆识别,便于制作推广。

    云上甘孜,海拔4470米的梦笔山隧道内,4名党员突击队员在夜间极端低温缺氧的环境下,解决着设备“疑难杂症”……

 

    秦川历历,一场创新理念“大党课”在阎良基地科创驿站拉开序幕,负责科研的党员在交流中不断碰撞出灵感火花……

    “入选中国铁建首批10大党建品牌,让中铁二十局铁建‘青’党建品牌被更多人熟知,也使党建创效成果在企业科技创新中悄然转化。”长安重工新能源装备研究院党支部书记介绍,近年来,中铁二十局党委坚持“两山”理念,指导所属中铁长安重工公司创建铁建“青”党建品牌,凝聚长安重工200余名党员合力,全力攻克大型工程机械电动化领域技术难关。

    聚思想之力,让创新之树常“青”

    走进长安重工“科创驿站”内,讨论声此起彼伏,墙板上挂满了施工组织方案、电气电源匹配表、传动路线流程图、海拔气压氧气测算表,党员科研领队每月都会召集党员们在此头脑风暴,那时新能源装备仅仅停留在“纸上课题”,并没有人敢断定这项科研是否能取得成功。

    如何攻克这条未曾开辟、前途未卜的能源革命道路?他们通过主题党日、专题党课、微党课等多种方式,党员们集体前瞻性思考、头脑风暴、全局谋划,通过技术转让、技术开发、联合攻关等形式共建共享平台,“量身定制”新能源设备的核心部件研制方案。

    6年间,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6岁的年轻团队,相继攻破技术瓶颈22项,陕西首套电机车组从15吨到65吨,再到75吨、85吨,凭借发明专利2项、优秀实用新型专利6项,他们已领先国际工程机械企业。

    聚组织之力,让动能之源常“青”

    从方案设计论证,到零件选型匹配,再到电控策略制定,科研团队共同想办法,夜以继日做试验……长安重工新能源装备研究院党支部与智能制造分公司党支部多次开展联学共建、思想交流和业务帮扶,疏解党建工作与技术研发深度融合的难点,总结提炼并交流党建工作经验。

    历经几十次模拟比对,党员们相继攻破电池、电控等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难题,聚力成势,酿成蜕变之势。高大轮毂、双碳绿主色调、铁臂强劲有力……2020年,奋楫3载终“成器”,在甘肃陇漳高速公路项目乌梁隧道20余名专家的见证下,由长安重工研制的国内首套新能源挖装运产品“天路号”正式发布。

    聚人才之力,让环保之器常“青”

    自主创新没有休止符。党员们将设备发布作为创新起点,带领团队前往各施工现场监测使用情况,记录各项运行参数。“电控系统模型需要修正,设计与实际工况有偏差。”“低温工况下,制热系统还需改进。”……党员们还将每项问题在笔记本中记录,并带领团队逐个攻破。

    从蓬莱圣地康定高原,到长江下游泰州港口;从华夏城池襄阳矿区,到西陲屏障陇西大地……长安重工采用任命与“揭榜挂帅”竞聘相结合等方式,将解决电动设备传动系统及整车可靠性问题、电动设备应急预案等6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张榜”公布,招贤纳士,把项目交给能胜任的人。

    沿着荆山蜿蜒南下,他们在生产一线搭建“微课堂”,在科研人员面对技术瓶颈快要气馁时,讲述突破重重阻碍、至诚报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的故事;在车间工人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有松懈情绪时,讲述身怀绝技绝招,雕刻火药的大国工匠徐立平的人生轨迹……在一次次精彩的授课中,将“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等理念根植于党员心中。

    聚社会之力,让铁建之业常“青”

    在地下20余米的盾构施工隧道内,相当于地上7层楼的高度,新能源电机车正在隧道内紧锣密鼓地运输,牵着多辆渣土车行驶至出渣井口。党员们介绍,他们目前的新能源装备矩阵已有15款产品,但这不是终点,仅仅是研发团队的起点。

    这些年,他们开展“产学研用”合作模式,推动多方“科研平台、智慧智库、科普策源”建设,牵头产业链供应链由稳定向不断“延链”拓展。同时,他们多次开展“共享共建、用户创新”活动,全力打造“党员服务在行动”品牌。

    以“青”为底蕴,长安重工在品牌引领下,瞄准研发方向,做专研发队伍,成功研制出16款新能源装备,其中8款为“全国首台”“陕西首例”,2款无人驾驶,设备累计减排30余万吨二氧化碳,猎猎红旗遍插高原,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正加速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