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冰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11月29日
4
版)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中国铁建波澜壮阔的改革深化提升大潮,离不开基层千万朵“浪花”汇聚的磅礴动能。眼下,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这是一场刀刃向内的去芜存菁,更是一次着眼未来的自我革命,在那雄壮的队伍里,全体员工迈开大步,高唱战歌,去建设崭新的中国铁建。听!凯歌的前奏从五湖四海吹响;看!璀璨的丰碑正众志成城地奠基。为更好地伴唱改革深化提升主旋律,本报特开设“改革故事汇”专栏,将基层深化改革的创新做法和感人故事,转化为引领改革的奋进鼓点,深化提升的冲锋号角,在高质量发展的壮美底稿上,谱写转型升级的豪迈史诗。
□ 侯佳冰
创新工作室里,“交互式”产品研发小组聚力攻关;高科技产业园内,开放式科创体系催生“拳头”产品;课题研讨会上,内外部专家携手“加持”新成果……
伶仃洋畔,珠江汇流,“湾区之心”广州南沙一片生机,创新潮涌。作为中国铁建播撒在这片创新沃土上的“种子”,华南建设的“创新基因”与生俱来。成立7年来,华南建设以铁建一盘棋为驱动,搭建起“全领域”科技创新平台,与兄弟单位“协同创新”“争相创新”,拉动系统内设备制造产值约72亿元,拉动物贸产值280.27亿元,实现多方共赢、抱团增收,为中国铁建创新发展汇聚起滚滚洪流。
协同合作:从“单兵作战”到“联合舰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培育强势竞争力?这是摆在企业面前的重大命题。华南建设给出的答案是“协同+创新”。
他们鼓励来自跨行业、跨领域、跨企业的创新研发体系,通盘考虑各参建单位和各类社会资源的优势,联合“内”“外”,在研发投入、人才引进、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让各类创新要素无缝连接,最大限度地提升科创“战斗力”。
2024年1月,由华南建设牵头,铁四院、中铁十一局、铁建重工参与的“基于变径盾构的轨道交通隧站一体化建造技术研究”启动,通过交流互鉴、博采众长,四家单位携手完成了从课题发现到技术路线再到课题组织的全流程策划,获得中国铁建有关专家认可。“作为国务院国资委未来产业地下空间利用领域17项重点技术之一,课题拟采用盾构变径,改变传统地铁施工工艺流程,解决中心城区车站建设‘拆不了、放不下、碰不得’的难题。”课题负责人,华南建设总经理、总工程师徐加兵介绍:“这是一项颠覆性技术创新,预计可产生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联合专业科研机构,打造6个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与两家大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共建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寻求与设计研究院战略合作,共同打造科研新平台……如今,在华南建设,一个多层次、全领域、深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被搭建起来,一项项成套关键技术攻关和重大科技专项成果也如潮涌现。
精准落子:从“试验点”到“丰产田”
高精密配比盾尾密封油脂有序灌装,“行业优秀成果”干拌砂浆装车待发……站在华南建设高科技产业园区,科技创新的气息与活力尽收眼底。
作为华南建设创新发展的“关键落子”,高科公司被认定为华南建设延伸产业链的“试验田”。辅以“地铁施工一站式服务商”的市场定位,专注于轨道交通施工配套产品和服务优化……从为在建项目生产配套产品而建,到打造成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和服务于一体的“专精特新”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华南建设在高科公司建设上展现出“创”的魄力和超前的眼界。
一头创新技术,一头链接市场。华南建设在高科公司建起技术研发中心和自主创新产业基地,针对地铁施工中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开展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自主研制出“铁箭”牌系列“拳头”产品,并打开内外部销路。
“盾尾密封油脂”较进口产品价格低40%,预计未来5年可带来7.5亿元的成本缩减;“泡沫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曾护航盾构机30余次下穿珠江水系;“干拌砂浆”屡获嘉奖,除为系统内单位提供优质、低价服务外,还成为多家国有、地方建筑企业竞相采购的“热销”单品……
如今,三款产品均已实现万吨级产业化生产,高科公司也通过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认证,成为华南建设产业链延伸、新业态发展的新引擎。
产业焕新:从降本增效到转型升级
“新质生产力的‘新’,其根本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转型升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华南建设围绕总承包管理上下游产业链,一手“补链”——拓展传统产业,一手“延链”——加速布局战新产业和未来产业,同时深挖“数”“智”潜力,多管齐下促进产业焕新。
聚焦战新产业,华南建设明方向、定方案、强考核,除组建两支联合攻关团队外,还在所属华南投资公司成立战新产业部,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战新产业发展体系。同时,根据所属单位特性,他们精心定制了产业延伸方案:调整建材公司商业模式,推进材料采购加工并举;提升高科公司产品研发力度和“定制”服务水平,树立盾构周边生产服务招牌;依托中咨公司优势,深度开发地铁咨询业务……为各单位规划出一条条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发展之路。
在全公司范围内发放两本数字化转型书籍,掀起共学风尚;组织专题读书心得分享会3期,采撷众长众智;开展领导班子专题调研1次,寻访实践答案……今年4月,一场“数字化转型”宣贯活动在华南建设展开,明确了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凝聚起全员共识。
共识一旦达成,行动便渐次展开。“砂浆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模型轻量化”“钢筋数字化集中加工”“物资智慧仓库”“BIM无轨测量”等智能化应用渐次投入。
独行者虽疾,然众行者远。未来,华南建设还将继续深耕产业升级的创新沃土,发挥总承包管理的协同能量,做好协同创新大文章,为中国铁建打造世界一流现代化企业赋能助力。
作者单位:华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