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娜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10月18日
4
版)
□ 李 娜
《诗经·蟋蟀》:“蟋蟀在堂,岁聿其暮。今我不乐,日夜其除。”光阴荏苒,往昔的步履在时光长河中虽难以捕捉,但其痕迹却如烙印般深刻,每寸土地都承载着岁月中那份坚韧与不屈,见证着花苞在时光辙痕中的绚丽盛放。这是享乐有度、良士勤勉的谆谆告诫,也是中华古歌动人心魄的字字箴言,更是“无已太康,职思其居”的心灵信仰。
在广袤无垠的天际,璀璨的星辰如同无数伟岸先贤的人格化身。他们熠熠生辉,执着地守护着我们,散发着智慧的光辉。他们是我们前行道路上的灯塔,不仅照亮了方向,更坚定了我们内心的信仰,赋予了中华民族无尽的力量。这些星辰中,有孟子“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崇高使命,有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有杜甫“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的深沉遗憾,还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坚定誓言,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激昂呐喊,以及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坚定担当。太多太多闪亮的星辰,太多太多“无已太康,职思其居”的守望,被定格在不断前进的历史车轮之上,成为一座座令人敬仰的高大丰碑,被后人永远铭记与追寻!
百年的风云变幻,百年的沧桑巨变,见证了人们的苦苦追寻。出路在哪里?唯有自强不息,才是出路;唯有发愤图强,才有希望。在雄伟的中华大地上,在崇山峻岭的居庸关前,有了近代中国铁路建设者的艰辛实践,从此,开始了中国铁路建设者的筑梦之旅,开始了坚强执着的砥砺前行!于是,振兴中华的宏伟大业,构筑中华民族美好幸福家园的重任中有了铁建人的加持。筚路蓝缕、披荆斩棘的伟大征途,有了铁建人一路向前的高歌!
大道之行,壮阔无垠;大道如砥,行者无疆。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跨雪域、战沙海,逢山凿路、遇水架桥,贯通江河湖海;拓新局、画蓝图,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战胜山壑峰谷。历经重重考验,我们收获了一个个辉煌的梦想。从首台大直径全断面岩石隧道掘进机的成功下线,到“铁建绞01”的正式投产;从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的通车,到亚洲最大海上枢纽互通——杭甬高速复线滨海互通的建成;从全球最高酒店类建筑迪拜蓝天酒店的矗立,到卡塔尔世界杯主体育场卢塞尔体育场的辉煌,每一件精品都凝聚着坚持奋斗的毅力,每一个成就都闪耀着毫不懈怠的精神光芒。这是“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的魄力,是“功成必定有我”责任与担当。“无已太康,职思其居”,这是中华大地的血脉,是斯土斯民的精神风骨,是中华民族的心灵信仰。
看,晨曦中坚守岗位的铁建老者神情专注;看,大山隧道里舞臂上阵的铁建青年朝气蓬勃;看,跨海大桥修建现场铁建智能化机械轰鸣……是他们,一批批铁建人,壮美着我们的国土,装点着这美丽的家园。是他们,一代代铁建人,在受挫后积蓄力量,在逆境中谋求发展;在奋斗中不断创新,在探索中铸就辉煌。
我们始终坚守,始终心如磐石!抗洪灾、援地震、战疫情,铁建人置身其中,一往无前,共创美好明天。打破地域阻隔,通达广阔空间,共建“一带一路”,擘画人类命运共同体。沐雨栉风,我们筑牢根基;只争朝夕,我们豪情满怀。新时代铁建人正在用众志成城铸就着震古烁今的精品工程,将铁道兵精神融合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里。
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这是凯歌嘹亮的时代!“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这是信仰的强大力量,是炽烈的家国情怀,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心声。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作者单位:中铁建设装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