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铁路建设报

是中国的 也是非洲的

日期:09-06
字号:
版面:第3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铁建致力中非合作“软联通”发展纪实

肖 斌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9月06日   3 版) 尼日利亚卡焦拉货车组装厂工人正在组装货车。闫玉娟 摄 尼日利亚拉各斯莱基自贸区。闫玉娟 摄 亚吉铁路列车经过德雷达瓦工业园。 郑里昊 摄 2021年6月16日,几内亚达比隆港至圣图矿区专用铁路正式建成通车,填补了几内亚现代化铁路建设的历史空白。该铁路全长12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全部采用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设备。 丁亚星 摄 在中铁十四局援赤道几内亚毕科莫水电站技术援助项目,中国工程师正在培训当地技术人员,提升其专业技能。孙照会 摄 中铁十八局承建的几内亚西芒杜铁路项目首座光伏发电基地,总占地约59700平方米,是几内亚第一座,也是规模最大的地面光伏基地,全部采用中国技术与设备,示范意义重大。 赵帅虎 摄 中铁十七局参建的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东标段84公里项目,被称为“地质工程师的灾难”。项目建设团队运用中国建造的技术经验攻克了施工难题,为该国同类项目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荣获“中阿合作杰出贡献奖”。 和 平 摄 安哥拉卡宾达供水项目采用中国标准建设,日供水能力达5万立方米,将惠及60万当地居民。 谷建岭 摄 中铁二十局以EPC形式、完全采用中国标准和中国装备建设的本世纪中国企业在海外一次性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1344公里的安哥拉本格拉铁路。 强星星 摄 中铁二十局参与经营的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 孙丽华 摄

    本报记者  肖  斌

    编者按

    在谈到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时,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强调,要把基础设施“硬联通”作为重要方向,也要把规则标准“软联通”作为重要支撑、把同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作为重要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的新要求,这与中非合作加强“软联通”的时代大势实现了高度精准的同频共振。

    居高望远,立足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宏大视角,一场旨在全方位、深层次惠及非洲更高标准的“软联通”正加速构建、稳步成型,有力地促进中非互联互通做增量、扩流量、提质量。“软联通”,正在让历经时间与实践检验的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越来越广泛地在广袤无垠的非洲大地上落地开花,彰显出前所未有的生机活力。

    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援建坦赞铁路开始,一代又一代中国铁建人与非洲人民相向而行、同心筑梦,在非洲大陆携手书写绵延五十六年的土木交通建设史。中非合作共进的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不断赋予前行之路新的内涵。从一条铁路、一条公路、一座港口,到一种技术、一个方案、一项标准,再到一座工业园、一条经济带、一种享誉世界的发展模式,中国铁建助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质、实惠内容在持续迭代、更新、升级。

    近年来,中国铁建秉持真实亲诚对非政策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紧密结合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求,积极参与中非合作“九项工程”,接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持续推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等“走出去”,依托亚吉铁路、阿卡铁路、拉伊铁路、阿布贾城铁、拉各斯蓝线轻轨、本格拉铁路和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以及尼日利亚拉各斯莱基自贸区等,充分发挥规则标准“软联通”的重要支撑作用,源源不断地把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分享给非洲人民,推动非洲相关国家起步就与世界同步,实现了更深层次、更高水准、更广覆盖的“授人以渔”。

 

    亚吉模式的传奇

    今年5月10日,亚吉铁路六年成就和未来展望发布会暨交钥匙仪式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市拉布车站隆重举行。这既标志着由中国铁建参与的亚吉铁路运维服务圆满收官,也标志着中国、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三方在亚吉铁路未来经营发展合作迎来新起点。

    由中国铁建参建的亚吉铁路,西起亚的斯亚贝巴,东至吉布提港,全长约752.7公里。该铁路是中国铁建在海外修建的第一条集规划设计、投融资、工程施工、监理咨询、装备材料和运营管理于一体的中国标准“全产业链”跨国电气化铁路。

    据统计,自2018年1月1日正式开通商业运营以来,亚吉铁路开行旅客列车2500余列,旅客发送量68万人次,客运收入3.3亿埃塞俄比亚比尔(约合人民币4155万元);开行货物列车7700多列,货物发送量950万吨,货物周转量70亿吨公里,货运收入110亿埃塞俄比亚比尔(约合人民币13.8亿元)。6年间,这条全面应用中国标准的铁路还相继开通了涵盖冷链运输、朝发夕至客车、沿线便民列车和小汽车运输专列等特色服务,运输收入年均实现39%的增幅。

    这条全方位采用中国标准建设、运营的铁路究竟给当地带来了什么?吉布提交通、基础设施和设备部长哈桑·胡麦德表示,自亚吉铁路开通以来,吉布提港口经济效益提升了20%左右,铁路对吉布提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明显。埃塞俄比亚交通物流部长阿莱姆·西梅说,亚吉铁路显著提升了埃塞俄比亚物流效能,促进了经济加速发展。

    被誉为埃塞俄比亚“运输生命线”的亚吉铁路,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铁路。埃塞俄比亚政府在铁路沿线规划了15个工业园。其中,中国铁建所属中国土木承担了阿瓦萨、阿达玛、孔博查、德雷达瓦和巴赫达尔等5个工业园区的建设工作,并积极参与运营管理,用中国方案招商引资,有力促进了埃塞俄比亚工业化进程,有效带动了亚吉铁路沿线经济带发展,开创了令非洲乃至世界瞩目的“建设运营一条铁路,拉动一条经济带”的“亚吉模式”。

    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在出席亚吉铁路六年成就和未来展望发布会暨交钥匙仪式,并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采访时表示,“亚吉铁路是一条合作共赢的路,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幸福路。我们还要继续合作,把亚吉铁路潜能发挥出来,进一步造福两国人民。”

    中国方案的盛放

    作为非洲在建规模最大、覆盖国别最广、品牌影响力最强的中资企业,中国铁建积极响应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战略构想,深度融入中非合作“九项工程”,运用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助力非洲经济社会发展一路生花。

    近年来,中国铁建在大力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积极推动规则标准“软联通”,支持和参与制定工程领域国际标准20余项,主动帮助非洲国家制定铁路标准、培养铁路专业人才,促进了项目所在国铁路现代化。以亚吉铁路为例,在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6年来,中国铁建立足当地条件,在铁路沿线帮助建设了6个理论培训点和4个集中实作培训点,与西南交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国内院校合作,为3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提供现场培训,派送62名电力机车司机、77名中层管理人员、35名高层经理来中国培训,与有关方面累计培训认证当地员工2800余人,帮助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打造了一支能力过硬的本土化团队。

    看得见、摸得着的成绩,让中国标准越来越多、越来越广泛地受到非洲各国认同,一大批中国技术、中国方案在非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领域开始谋划,开始落地开花。截至目前,由中国铁建实施的亚吉铁路、尼日利亚阿布贾城铁、阿卡铁路、拉伊铁路、拉各斯蓝线轻轨、安哥拉本格拉铁路、几内亚达圣铁路等项目均采用了契合非洲所在国实际的中国标准,实现了铁路设计、施工、设备供应、运营维护等全产业链输出。

    与此同时,中国铁建立足非洲发展全局,积极参与非洲铁路规划,先后完成非洲“四纵六横”总里程约7.4万公里的现代铁路网规划、尼日利亚“三纵五横”铁路网规划以及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塞内加尔、加纳、津巴布韦、塞拉利昂等20余国的铁路网规划,为中国铁路技术标准在非洲落地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铁建所属铁一院、铁四院利用考察、交流、学术研讨等机会,深度参与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几内亚西芒杜矿山铁路等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担当中国标准的“播种机”“宣传队”。在尼日利亚拉伊铁路设计中,中国铁建勘察设计人员针对当地水泥、钢材等建筑材料严重短缺,桥梁建造大型机械匮乏的实际,对线路进行科学优化,以路代桥,合理压缩桥梁比例、降低工程投资。

    1+1>2的探索

    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需要多方协同发力。唯有深化和实化上下游、内外部、政企间各方面协同合作,才能让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广受认同,实现“软联通”的预期目标、取得“硬联通”的最佳效益,共同谱写美美与共的和谐乐章。

    为此,中国铁建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在非洲实施援非盟非洲疾控中心总部,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尼日利亚卡卡铁路及拉各斯轻轨蓝线一期、红线一期,阿尔及利亚西部铁路矿业线项目,坦桑尼亚中央线标准轨铁路、马古富力大桥等一批标志性项目,持续深化与有关各方的合作关系,不断提升CRCC在非洲大陆的品牌影响力。同时,中国铁建在利比亚、苏丹等国撤侨行动中主动作为,积极响应我国驻外使领馆和项目所在国政府号召,在多个国家开展春苗行动、抢险救灾、灾后重建等,受到多国政府及驻在国使馆的高度评价。

    共商共建共享,才能共进共利共赢。中国铁建始终把项目所在国发展需求摆在重要位置,结合实际把中国技术、中国标准、中国方案融入所在国产业发展规划,有力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助力非洲工业化转型。近年来,中国铁建着力发挥中国标准、中国装备、中国技术优势,帮助尼日利亚建立铁路工业化体系,在拉各斯投资建设铁路货车车辆组装厂,推进了当地铁路货车车辆国产化。该项目投产后可年组装生产货车500辆,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

    中国铁建结合自身专业优势,积极整合内外资源,着力把有利于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国方案推介给有关国家,投资开发了尼日利亚拉各斯莱基自贸区,参与了对埃塞俄比亚阿瓦萨、德雷达瓦等5个工业园的管理。据悉,仅拉各斯莱基自贸区已有来自中国、非洲、欧洲的121家企业入园,涉及能源、加工、汽配、日化等多个行业,累计协议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完成进出口额近14亿美元,成为推动尼日利亚经济发展的“聚宝盆”。

    实践证明,中国标准、中国技术、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同样也可以发展非洲、造福非洲、繁荣非洲,推动非洲各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中国铁建与非洲有关国家在规则标准“软联通”方面形成的一系列务实丰硕成果,必将把共商共建共享推向新的高度,必将开创构建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更加辉煌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