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铁路建设报

联通彼岸 “建”证腾“非”

日期:09-06
字号:
版面:第2版:特刊       上一篇    下一篇

——中国铁建致力中非合作“硬联通”发展纪实

李金雨 巩 言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9月06日   2 版) 尼日利亚交通大学移交仪式。 闫玉娟 摄 尼日利亚阿卡铁路。 闫玉娟 摄 吉布提籍学员在吉布提鲁班工坊中通过列车模拟器进行学习。 郑里昊 摄 建成后的尼日利亚交通大学。 闫玉娟 摄 科特迪瓦圣佩德罗体育场。罗宇航 摄 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 郑里昊 摄 尼日利亚拉各斯轻轨蓝线。 中国土木 供图

    通讯员  李金雨  巩  言

    9月3日,天刚蒙蒙亮,阿尔及利亚特莱姆森省盖兹瓦特港的晨雾还未飘散,当地渔民欧哈纳已经在渔船上忙碌了4个多小时。在他和伙伴们的共同努力下,一辆装满地中海金枪鱼、螃蟹、虾的大卡车从港口始发,沿特莱姆森连接线一路疾驰。3个多小时后,这批金枪鱼将“游”进特莱姆森各个海鲜市场。自这条由中国铁建阿尔及利亚公司承建的高速公路通车后,当地已有近1000位从事渔业的居民从中受益。从坦赞铁路出发,中国铁建第一个走进非洲、融入非洲、扎根非洲,如今业务遍及非洲51个国家,在非洲累计建成铁路及城市轨道超过15000公里、公路5000公里,运营维护铁路超过3000公里……50多年来,中国铁建发挥“硬核”实力,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坚定“海外优先”战略,促进大洋彼岸互联互通,统筹推进重大标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工程,推动非洲工业化、现代化和一体化进程,“建”证了新时代中非合作迈上新的台阶。

    拓荒向前,向世界递出中非合作“冠军名片”

    “中国铁建(中国土木)高质量修建了这条现代化铁路,帮助尼日利亚几代人实现了拥有现代化铁路的梦想。”2016年7月,在尼日利亚阿卡铁路贯通时,时任总统布哈里赞不绝口。这是非洲第一条现代化标准轨铁路。在该铁路施工之初,中国土木就制定了严格标准,着力将阿卡铁路打造成海外精品铁路工程。阿卡铁路2017年获得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境外工程),2018年荣获2018—2019年度第一批“国家优质工程金质奖”。投入运营后,该线路安全、舒适、高效的运营服务赢得了良好口碑,成为沿线居民出行首选。而随着中非合作日益密切,中国铁建按照“一带一路”的蓝图深度不断“拓荒”,在缺乏先例参考的情况下从零做起,连续“吃螃蟹”、刷纪录、创“第一”,尼日利亚民众出行幸福感不断刷新:

    2021年6月,非洲地区首条现代化双线标准轨铁路——拉伊铁路项目正式开通商业运营,铁路单线连接至阿帕帕港,正式实现港铁联运;

    2023年9月,西非第一条电气化轻轨——拉各斯轻轨蓝线项目一期正式投入商业运营,沿线交通状况得到改善,以往开车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乘坐轻轨只需25分钟;

    2024年5月,西非首条采用中国技术标准的城铁——阿布贾城铁一期在升级使用新型内燃动车组后,正式投入商业运营,首都阿布贾“干线铁路+城市轻轨+城市航空+城市公交”立体、多维联通体系得以建立。

    名扬海外、创誉非洲,中国铁建当仁不让、舍我其谁。

    在埃塞俄比亚,中国土木参建的援非盟非洲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总部一期项目是非洲大陆第一所拥有现代化办公和实验条件、设施一流的疾控中心。在阿尔及利亚,铁建国际、中铁十四局等单位打造了非洲合同额最大、同类工程中技术等级最高、实施难度最大的高速公路——阿尔及利亚东西高速公路。在几内亚,由中国铁建参建的达圣铁路是几内亚近半个世纪来新建的第一条现代化铁路……

    一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史,就是中国铁建不断刷新纪录、“霸榜”鳌头的奋斗史。进入非洲市场50多年来,中国铁建发挥基建全产业链优势,与非洲各国分享中国在基建领域的成功经验、先进技术以及成熟商业模式,助力非洲建成了一大批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基础设施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向世界展示中非合作的“冠军名片”。

    民生向暖,在非洲大地绘就人间情味

    “民生工程是快速提升共建国家民众获得感的重要途径”“今后要将小而美项目作为对外合作的优先事项,加强统筹谋划”,在第三次“一带一路”建设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出海”多年,中国铁建坚持以民生为笔,在非洲大地绘就人间情味。一众“小而美”项目,聚焦民之所盼,成为中国与非洲人民心灵沟通的纽带、文化交流的桥梁。

    对莫桑比克加扎省赛赛地区水稻种植大户本尼来说,没有什么能比收获更让他快乐了。“我承包了100多亩稻田,丰收后只需把粮食交给中铁二十局就行,不用为销路发愁。”作为莫桑比克中非赛赛农业合作项目的受益者,从最初承包15亩稻田尝到甜头后,本尼不断扩大承包规模。

    该项目是“中莫六大重点产能合作项目”之一,也是中国在非洲最大的水稻种植项目。以前,因种植技术落后,当地水稻亩产量仅100公斤左右。中铁二十局通过优良品种选育、高优技术配套、先进设施应用、产品加工提质等方式提高了大米的产量和口感。在中国专家指导下,绝大多数当地种植户学会了独立操作农用机械,掌握了科学种植方法,水稻亩产量超过550公斤。多年来,该公司在当地合作种植户发展到近500户,越来越多当地居民从中受益。

    这是中国铁建聚焦非洲民生改善,积极参与建设“小而美”民生项目的一个缩影。从参与安哥拉卡宾达供水、赞比亚卡夫河供水、坦桑尼亚农村电网等项目建设,到抢建尼日利亚、安哥拉等国方舱医院,中国铁建正不断提高当地民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马达加斯加,由铁四院承担项目工程管理的援马达加斯加打井项目解决了20万马达加斯加农村民众用水难题。在坦桑尼亚,由中铁十五局承建的基隆贝罗桥及引道项目使两岸民众告别了八十余载依靠独木桥、独木舟、摆渡船过河的日子。在安哥拉万博省万博市,由中铁十七局设计并承建的援安哥拉万博小学有效解决了万博省当地100名老师的就业问题和500名学生上学问题……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民生实事,正不断为幸福“加码”, 让非洲民众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品味看得见、摸得着和感受得到的质感生活,实实在在享受“小而美”项目的红利。

    产业向新,打造工业化转型升级“中国引擎”

    中非关系为什么好?中非友谊为什么深?

    2021年,习近平主席在中非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首次提出中非友好合作精神——“真诚友好、平等相待,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主持公道、捍卫正义,顺应时势、开放包容”。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铁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主动对接所在国发展需求,在从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积极参与所在国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助力非洲工业化转型。

    “坚持‘海外优先’战略不动摇,给政策、给平台、给待遇、给服务”,在前不久的中国铁建2024年二级单位负责人研讨班上,中国铁建党委书记、董事长戴和根再次强调了国际化经营原则,也为新时期中国铁建深耕非洲市场指明了方向。

    今年5月10日,亚吉铁路六年成就和未来展望发布会暨交钥匙仪式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标志着由中国土木牵头维护为期六年的亚吉铁路运维服务圆满收官。经过六年运营,围绕亚吉铁路可持续发展而相继实施建设的吉布提多功能港口、吉布提集装箱码头连接线、德雷达瓦工业园、德雷达瓦旱港、阿瓦什油专线等一系列配套工程,开创的“建设一条铁路,拉动一条经济带”的“亚吉模式”已被写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联合公报》。

    唯有互利共赢,方能日久天长。为推动当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中国铁建积极搭建中尼(日利亚)铁路产业合作平台,在拉各斯投资建设铁路货车车辆组装厂,推进尼日利亚铁路货车车辆国产化。该组装厂投产后每年可组装生产500辆货车,预计将创造5000个就业岗位。同时,他们还投资开发尼日利亚拉各斯莱基自贸区,开发成集工业、商贸物流、保税仓储、居住、娱乐和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经济特区,提供咨询、策划、金融、特惠关税、清关等“一站式”服务,可直接辐射拉各斯1600万、尼日利亚1.5亿人口,间接辐射整个西非甚至欧美,帮助尼日利亚招商引资“筑巢引凤”,推动“非洲制造”加速发展。目前,拉各斯莱基自贸区已吸引121家企业进驻,涉及能源、加工、汽配、日化等多个行业,累计协议投资总额超过30亿美元,完成进出口额近14亿美元。

    此外,与中国宝武、中国黄金等企业组团出海,联合参与几内亚西芒杜铁矿、加纳纳姆迪尼金矿投资开发,标志着中国铁建从工程承包商到投资商、运营商和服务商的转变日趋加深,从项目建设者到所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的变身不断深入,这意味着中国铁建在新时代中非合作中扮演的角色更加重要,也必将为中国铁建非洲事业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于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于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非洲是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最集中的大陆,眼下,一幅中非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美丽画卷正在非洲大地徐徐展开。而作为非洲在建规模最大、覆盖国别最广、品牌影响力最强的中资企业,中国铁建将在广袤的非洲大陆铺就更多“发展路”、架起更多“连心桥”,在新时代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壮丽史诗中,书写下独属于“CRCC”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