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敏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8月09日
4
版)
□ 赵 敏
巴黎奥运会正如火如荼,每一枚奖牌的背后都是无数泪水与汗水的结晶。四十年来,奥运会见证着祖国繁荣富强的蓬勃征程,也贯穿着“70后”的我成长、求学、工作、结婚、带娃的难忘历程。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那年我在上小学,住在父亲分配的小平房里,家里有一台新买的14英寸飞跃牌黑白电视机,那时看中国女排可是一件天大的喜事,炕上地上挤满了老老小小的邻居、同学和朋友,熙熙攘攘,热闹程度胜过如今的春晚。那一年,中国女排在我们的欢呼声中夺得了奥运金牌,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五连冠”;那一年,许海峰勇夺射击比赛冠军,拿到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从此,奥运会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种子。
1988年,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邓小平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改革的春风吹到了东北大地,父亲工作调转,家里新盖了三间大瓦房,前有院子,后有菜园,焕然一新,举家搬迁,欣喜异常。刚上中学的我一边帮忙收拾东西,一边观看汉城奥运会。“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让那生活一天天更美好,更欢畅;我们手拉手,友谊传四方;推倒一切障碍,让那理解的歌声永飞扬。”这首《手拉手》奥运主题歌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时光在流逝,万物在更新,而我们在成长。转眼来到了1996年,是现代奥运的百年诞辰,在亚特兰大举行的第26届奥运会,国际奥委会成员全部参加了本届奥运会,实现了奥运家庭的大团圆,中国代表团金牌、奖牌榜均列第四,其中乒乓球囊括4金。这一年,我参加了工作,从此开启了自己的职业生涯。
青春如夏花般绚烂,美好的回忆定格在每一个精彩的瞬间。2000年悉尼奥运会,这是跨世纪的一年,也是我的本命年龙年,相约和男朋友一起看奥运,为中国队加油呐喊,一起去观赏首届冰雪大世界。由于工程人的特殊性,夏季是施工繁忙时节,因此我们选择了冬季结婚,寒冬腊月里穿着婚纱也是一道别样的风景,尽管白雪皑皑,却是艳阳高照,心头暖暖的,笑容甜甜的。
婚后,一直在工作和生活中忙碌,2002年女儿出生了,给小家带来了欢声笑语与鸡飞狗跳。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盼望着,盼望着,激动人心的2008年北京奥运会终于来了。这一年,女儿晋升为一年级“小豆包”,我忙着给懵懂的女儿讲解奥运小知识,陪她一起做运动。水墨画卷、传统戏剧、丝绸之路……一幅幅唯美的画卷讲述了古老的东方文化,沿着北京中轴线的一串串脚印代表了华夏儿女一百年的征程与梦想,传统与现代的水火交融,惊艳了整个世界,让女儿也深深为奥运着迷。
2012伦敦奥运会的次年,中铁城建应运而生,也开启了为体育事业拼搏与奉献的华章。几年来,从海内到海外,从亚洲到非洲,科特迪瓦圣佩罗德体育场、柬埔寨运动员村、山西省体育中心主体育场、内蒙古冰上运动训练中心、湘西州文化体育会展中心等一系列与体育息息相关的重点工程顺利竣工,让我这个工程人的体育情结愈来愈浓。
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儿考上了大学。这一年,“00后”射击小将杨倩为中国代表团揽入奥运第一金。领奖台上,杨倩兴奋“比心”成为奥运经典画面,电视屏幕前的女儿也开心地将“比心”送给我这个含辛茹苦的母亲。
时光如水,转眼来到了2024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如今,观看巴黎奥运会,看到了61岁倪夏莲的大爱无疆、全红婵的水花消失术、樊振东的绝地反击、郑钦文的网球首金……这一刻,仍怀有少年时的激动与澎湃,仍会为奥运健儿加油助威。
奥运,不仅仅承载着你我的梦想与希望,更是文化沟通的名片,是关爱与和平的象征,传递着人间的真善美。奥运,在无形中伴随着每一位铁建人的成长,我们用鲜花与掌声为拼搏而鼓,用奋斗与汗水为希望而呼。
作者单位:中铁城建三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