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助力尚义县、万全区乡村振兴侧记
肖永顺 王爱玉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7月26日
3
版)
 |
|  |
|  |
| 通讯员 肖永顺 王爱玉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赴河北省邢台市平乡县、邯郸市魏县调研国务院国资委定点帮扶工作,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强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准确把握定点帮扶新形势新要求,聚焦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发挥自身优势,突出精准发力,深化产业帮扶、教育帮扶、消费帮扶等,持续巩固扩大帮扶成果,更好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定点帮扶期间,中国铁建坚决落实国务院国资委部署安排,构建了“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协同机制,形成了两个“1+2”组织保障模式,即每个定点县由公司总部和2家所属产业单位共同承担帮扶投入,每个定点县保持1名挂职副县长和1名驻村第一书记,确保“前方有阵地,后方有支援”。
自2002年中国铁建定点帮扶张家口开始,22年寒来暑往,18名挂职干部接力扎根在这里,因帮扶结缘的中国铁建和尚义县、万全区,就像亲人一样,心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正朝着乡村全面振兴的美好生活前行。
曾经的贫困村建起产业群
中国铁建上下自始至终将产业帮扶作为重中之重,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到定点帮扶县开展现场办公。
河北省张家口市曾有10个国家级贫困县,尚义县是其中最贫困的县之一,南朝碾村是尚义县最贫困的村。该村地处大山深处,交通闭塞,靠天吃饭,留在村里的多数是老人,村里还有负债。想要脱贫,谈何容易!
看到村民种植的有机杂粮在家里闲置,2018年,中铁十九局驻南朝碾村第一书记吕帅从杂粮销售入手,采取“企业+农户+合作社”的运管模式,为南朝碾村注册开设了“南村小铺”微商店,以保护价形式收购贫困户的杂粮,统一包装,统一销售,线上线下齐发力。当年,他们销往北京市场的杂粮收益达到36万元,实现了村子有史以来集体收入“0”的突破。土鸡、土猪等特色农产品也通过“南村小铺”走向京津市场。
南朝碾村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条件和草场资源。经过反复论证,中国铁建投入帮扶资金,利用村里的坡地建起了养殖圈舍,圈舍上方安装光伏面板,并入国家电网,引进企业发展养殖业。经过7年的努力,目前该村已经拥有2000只羊、近600头牛,还有猪、鸡等家畜家禽,仅“农光互补”光伏养殖项目,便可为南朝碾村带来约35万元的集体收益,同时还为村民创造了9个就业岗位。
针对土地贫瘠现状,吕帅把土壤改良当作培强农业生产后劲的重要措施,依托中国铁建投入的40万元项目经费,采购有机菌肥400余吨,建设杂粮有机种植基地600亩。以前一斤小米卖不到3元,现在种出的有机小米一斤卖到了将近10元,成了享誉京津市场的“贡米”。
目前的南朝碾村还在建设3000平方米的自然养殖园区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三省四县交界处最大的牲畜贸易中心,集租赁、养殖、交易、屠宰于一体,预计可实现15万元的年收益。
2015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指出,加强贫困地区农民合作社和龙头企业培育,发挥其对贫困人口的组织和带动作用,强化其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
2017年,中铁十四局与尚义伦比服饰有限公司(简称伦比公司)签订工装采购合同,下达了第一批11700套工装订单,并按照协议要求,优先安置贫困人口就业。为帮助其发展订单,中国铁建将伦比公司纳入工装供应商名录,进一步提升了订单规模。统计数据显示,中国铁建各单位累计下达9700多万元的工装订单,每年稳定带动就业超过170人。
自2019年开始,中国铁建将禾久农业开发集团纳入消费帮扶企业,激发鲜食玉米的市场潜力,打造特色品牌,累计帮销超过千万元,有效带动了上千人致富。
22年来,中国铁建在产业帮扶上,坚持“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发展模式,变“输血”为“造血”:在尚义县开展旱作燕麦全覆膜穴播实验,取得第一手数据,为燕麦提产增收提供科学依据;在三里庄村,中铁地产帮助成立安全装备防护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发展近500亩的蔬菜大棚种植,可解决300余个就业岗位,增加村集体收入100余万元;在万全区投入帮扶资金,培育和扶持了“万之泉”矿泉水、新羊屯村富硒大米、万铁商贸等品牌20余个。
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
2022年,随着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全世界将目光聚焦北京和张家口。张家口作为协办城市,也迎来了体教旅产业融合发展的机遇。河北省“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的宣传推广,更为旅游资源丰富的尚义县文旅产业带来更多机会。
特布不落是蒙语音译名称,“特布”其意为五,“不落”意思为泉,寓意泉眼众多、水源充沛之地。尚义县特布不落村拥有“凉、美、静、高”禀赋,平均气温17.1摄氏度,海拔1550米,较好地保留了坝上草原的原始风貌,周边还有元中都遗址、中都草原、草原天路等坝上知名景点。
该村由河北省体育局驻村帮扶,引入了门球、田径、自行车等赛训资源,但资金缺乏限制了体育赛训基地建设的快速发展。中国铁建把握住“强强联合”的机遇,投入150万元援建赛训场地和研学基地,提高配建保障水平,有效汇聚了中央企业与省直单位帮扶合力,成功举办了竞走、越野、自行车等10余场省级赛训活动,2023年通过体育为村集体创收40多万元。
2024年6月,河北省竞走队在特布不落村一公里竞走赛道进行集训,“这里属于亚高原地带,适合集训,队员们每天要走20公里,吃住都在这里,很方便。”集训领队介绍道。
已经76岁的村民陈大爷,便抓住机遇,将自己家里的3间房腾出来建起了民宿,每个床位每天可以有60元的收入。
中国铁建还将持续投入资金支持特布不落村体育赛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优势资源,让村庄变“景区”,把“美丽风景”变为“旅游经济”。
志智双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定点帮扶期间,中国铁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要同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的指示,高度重视帮扶地区群众就业工作。
为让大学毕业生找到合适的工作,自2017年起,中铁十四局开通了“绿色通道”,每年拿出一定名额,招录符合条件的尚义籍贫困家庭毕业生。近年来,中国铁建已经累计接收30余名尚义籍大学毕业生,实现了“帮扶一人就业,带动全家小康”的目标。
2016年,中铁十四局出资注册成立了“尚农劳务有限公司”,建立县、乡、村三级劳务派遣组织,对劳务人员开展实用技能培训,促进他们向技能型工人转变,增加工资收入。通过培训后,先后有100多名尚义籍劳务人员到中铁十四局工程项目工作。
2021年以来,中铁十四局利用自身资源为尚义县培养公路施工技术人员,通过以干代训,提高管理和技术水平,同时将尚义县城投公路公司纳入《劳务分包合格分供方名录》,提高县企的施工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
据统计,仅2023年,中国铁建就累计培训定点帮扶地区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带头人和专业技术人才等超千人次,组织万全区乡镇、区直部门“一把手”赴浙江大学开展领导干部履职能力提升暨乡村振兴战略培训,助力当地干部在乡村振兴及招商引资工作中萌生新思维、闯出新路子;在三里庄村和孙家小庄村实施重点群体职业技能提升专项计划,聘请河北农业大学种养殖专家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累计培养乡村振兴带头人和技能人才25人;在尚义县开展基层干部和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培训686人。
中国铁建还从尚义县人民最迫切需要的公共文化服务入手,援建了县图书馆、县美术馆、集中安置区综合文化活动中心等项目,并投入50万元用于购置农业、科技、卫生等图书和自主借还一体机等设备,每年惠及读者上万人。
中国铁建还陆续援建了尚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多功能演播厅、县融媒体中心高清演播室等项目,如今的“尚义春晚”“四季村晚”等喜闻乐见的演出节目轮番上演,“大家唱”“大家跳”等群众文化赛事热火朝天。
幼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抓改革、促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更好的日子。
中国铁建牢记嘱托,在定点帮扶过程中,重点关注教育、医疗、养老三项民生工程,精准发力,补齐短板。
从铁道兵,到如今的中国铁建人,四海为家,风餐露宿,对于孩子的教育有着发自内心的愧疚和偏执。2019年,时任中铁十一局挂职万全区委副书记罗登桥了解到有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在移民搬迁新村附近上学,便打定主意要为当地建设一座现代化幼儿园。经过多方奔走,拿方案、选园址,在区委、区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最终以旧四小校舍为基础,由中国铁建和中铁十一局捐资418万元开始建设“铁建阳光幼儿园”,并于当年11月正式开园。
目前,“铁建阳光幼儿园”已经完成了两期建设,办学规模达到12个班,有独立的塑胶跑道操场、阅览室、音乐室、午休室等多个功能室,配备有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解决了360个孩子的上学问题,并申报河北省示范性幼儿园。
很多到过铁建阳光幼儿园的家长都会不由自主地发出感慨,“良好的硬件设施加上独特的铁道兵文化,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幼儿园。”
2020年6月1日,中铁十一局投资80万元为万全区设计的第四小学现代化新教学楼正式开门迎新。在新校建设过程中,中铁十一局还投入60万元,建设了一座168平方米的科技体验室,成为万全区主要的科普推广中心。
医疗保障是事关群众健康福祉的重要事业。曾经的尚义县没有120调度指挥中心,这就导致老百姓打120求救,有时张家口指挥中心接电话,有时候邻近的内蒙古某县指挥中心接电话,很不方便。
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自2019年起,中国铁建累计投入872万元,用于尚义县120调度指挥中心建设和基层医疗设施升级,建立起以县医院为中心、三个乡镇卫生院为副中心的120调度指挥中心,累计接单12500余次,调度派车4700余次。
2024年,中铁十四局又投入73.55万元援助尚义县中医院康复病区建设项目,购置部分康复设备,新购一台救护车,完善中医院建设,填补尚义作为全省唯一没有中医院县的空白。
为使当地老年人老有所依,2019年1月开始,中铁十一局出资70万元,首倡成立“铁建阳光”孝心养老公益金。通过开展募捐活动、签订赡养协议、定期收取儿女孝心款等流程,由乡镇根据每月儿女孝心款交纳数额申请10%补助金,然后将补助金与孝心款汇总,以现金方式发放给老年人。
目前,“铁建阳光”孝心养老工作已在万全区171个村全面推广,惠及全区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千余人,累计发放公益金3600余万元。
据统计,仅2023年,中国铁建在定点帮扶地区直接投入无偿帮扶资金2500余万元,投入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资金831万元,引进产业帮扶项目9个,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6个。
中国铁建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完善乡村振兴投入机制,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