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利强
《
中国铁道建筑报
》(
2024年05月24日
4
版)
□ 赵利强
“那片平展展的绿色,是我们砂厂用洗砂石料的附带产品过滤泥饼堆积的农田,今年开始试种了10亩土豆。”中铁二十一局青海化隆砂石厂厂长李秀山指着砂矿东南侧,介绍起他们打造绿色矿山、造出百亩田地的成果。
位于青海化隆牙什尕镇的中铁二十一局砂石厂,海拔2100米以上,这里常年干旱少雨,尤其是沿黄河李家峡库区北岸属山之阳,一层层裸露的沙砾层矿带似刀削斧劈而成,高悬于崖壁之上,寸草不生,水土流失严重。
而在砂石厂区,却是另一番景象。长达数公里的厂区行道树随风摇曳,生活区的紫槐开出艳丽的花朵,绿化区五颜六色的格桑花含苞待放。在老矿旧址上,一片诱人的土豆苗的嫩绿色,格外吸引人的眼球。
“我们这套砂石料生产线除了效率高、无污染以外,还有一个优点就是一方成品砂石料,还附带产生200千克的辅材——泥饼。目前,这些泥饼被我们运输到老矿旧址,用于复绿、造田。”分管生产的副厂长张建强说,“矿区泥饼也是宝,目前我们正在和科研单位共同研究,准备以此为原料,一部分泥饼用于加工其他建筑材料,一部分用于复绿矿区,改良土壤,修造农田,还田给当地群众。”
“真没想到,中铁二十一局这几年的生产建设不仅提升了矿区的环境,而且这季的土豆如果试种成功,未来将会给我们村带来不少收入!”回乡就业的该镇上多巴村村民刘进福正在打零工为这10亩土豆除草。他说:“原先这里是一片石渣窝,短短几年,这儿不仅栽上了树,种上了草,还造出了这么大一片农田,试种了土豆。”
站在矿山顶上俯瞰,原来自然形成的深沟和开矿留下的石渣坡、石渣窝以及露天废弃矿的景象已经完全改变。这座过去因无序开采,污染严重的砂石矿,于2019年关停,2020年因当地经济发展和建筑市场重点建设项目需要,面向社会招募有实力、会管理、无污染的企业来经营。中铁二十一局以先进的机械装备、明确的生态环保理念获得本次开采权。
“我们当初来考察调研的时候,这里破败不堪,草木不生,我们进驻后,先绿化生活区,栽种了数万棵云杉,然后一边开采一边绿化一边造田。”中铁二十一局青海分公司负责人王磊介绍着他们的绿色矿山建设经历。经过四年多的不懈努力,开采生产过程以无污染受到青海省表扬,2023年还受到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青海化隆边开采边治理,走出绿色发展之路”的肯定。这得益于他们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始终将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目前最大的成就是将石渣窝绿化并造田百亩。
“改善矿区条件,为农民在高山上试种土豆创造条件,让我们世世代代种粮食的农民看到了希望。”化隆县自然资源局矿山管理办公室主任周存华满怀期待地说,“这片山坡地本来石厚土薄,遇到天旱更是绝收,如果中铁二十一局矿区这片土地试种土豆成功,不怕天涝干旱,那石渣窝就要变成咱们的金银窝了”。
作者单位:中铁二十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