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尖沙咀钟楼。周 鑫 摄
万蕊新
河山只在我梦萦
祖国已多年未亲近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我的中国心》
“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这首经典爱国歌曲《我的中国心》,诞生于中英谈判关键时期。1982年,日本文部省公然篡改侵华历史、美化侵略行为、肆意歪曲历史事实的行为,深深刺痛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心,激起了中国人的强烈愤慨,这股怒火同样在香港词作家黄霑心中熊熊燃烧。
当时正值改革开放初期,黄霑与作曲家王福龄携手共创了《我的中国心》。歌曲恰似锋利之刃,深刻且精准回应着往昔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
黄霑填词时,将游子背井离乡之情巧妙融入作品中,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对祖国的眷恋、浸润着血浓于水的同胞深情。他以长江、长城等文化地标为意象,将宏大壮阔的主题贯穿于歌词,宛如一泓清泉,流淌于人们的心扉深处,唤起亲切而真挚的家国情。
王福龄则以深情质朴的旋律,赋予作品以灵魂,点燃了中华儿女的爱国热情。歌曲一经问世,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思念与牵挂,似潮水般涌向华夏大地,无形的音乐在游子心间架起一座跨越山海的文化桥梁。
1984年春晚舞台上,张明敏唱响《我的中国心》,似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正如歌中所唱,无论身在何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华儿女的心始终与祖国在一起。
《我的中国心》于高铁时代激起新的回响。歌声中向往的河山,已然成为钢轨上流动的中国画卷。一条条银色巨龙,驰骋在京港高铁上,让香港与祖国的心房贴得更近。从东方之珠香港到首都北京,2000多公里漫漫征途,如今只需8个多小时便能抵达。京港高铁架起了粤港澳大湾区与京津冀地区的沟通桥梁,推动了两大区域融合发展,昔日遥不可及的时空,如今变得触手可及。
又是一年深秋时,一条条高铁新线正在如火如荼建设,钢轨的藤蔓上舒展着春天的希冀,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风笛声交织着歌声,伴随着高铁飞驰,这份血浓于水的骨肉情深,在每一寸华夏大地上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