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个园风光。韩俊理 摄
位于瘦西湖景区内的五亭桥。韩俊理 摄
吴少妮
扬州,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长江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长江下游北岸,在古代既是全国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也是食盐运输的主要集散地。唐代诗人徐凝盛赞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意思是,若将天下明月的光华比作三分,可爱的扬州,竟占去了两分。
秋日的扬州,阳光洒在古运河潺潺流水上,泛起粼粼金光。一列列高铁列车穿过千年运河古城,古韵与现代交融,让这座城市焕发无限魅力。
扬州曾凭借水运枢纽地位而创造“扬一益二”的繁华,如今又因高铁网络的接入而重塑交通版图和发展格局。
春有瘦西湖畔的烟柳画桥,夏有二十四桥的明月如霜,秋有茱萸湾的层林尽染,冬有平山堂的雪韵梅香……扬州因其闲散恬适的节奏、如诗如画的美景、悠久绵长的历史吸引了无数文人雅士。
说起扬州,必然少不了“盐”。曾经,扬州盐商因得天独厚的位置优势,将两淮一带的食盐聚于此,再转销各地,创造出不凡的商业传奇,带动了扬州百年来的经济发展。富甲天下的扬州盐商争相修建精美园林,瘦西湖是如今扬州最负盛名的园林,清代的瘦西湖就已形成今天所见的狭长水道,水源即是大运河。乾隆皇帝巡幸江南时,扬州盐商们各竭巧思,广造园林,营造出了“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绝妙江南景致。除了瘦西湖,扬州还有个园、何园、小盘谷等私人园林,亦是争奇斗巧、各有千秋。精致的景色、美食在扬州随处可见。
然而,随着大运河航运的衰落,海运、铁路、航空等交通方式的兴起,地处苏中板块的扬州曾一度显得有些落寞。
2004年4月18日,宁启铁路南京至扬州段开通运营,从此,扬州铁路建设开启“加速度”。
2016年,第一列和谐号动车组驶入扬州站,扬州迈入了“动车时代”,与苏南地区、长三角中心城市距离越来越近。2020年,连镇高铁开通运营,实现了江苏南北联通,为苏中、苏北地区融入苏南、接轨上海及长三角中心城市提供了便捷交通。扬州成为江苏省13个设区市首个县县通高铁的城市。高铁为古城注入新的蓬勃动力。
在高铁的“加持”下,扬州位列长三角旅游城市榜单前列,成为节假日打卡的“网红”城市。乘高铁前来泛舟运河、品淮扬美食……如今,扬州市内共有扬州站、扬州东站两座高铁站,日均开行列车100多对、发送旅客3万多人次。交通的便利带来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东关街的包子铺、皮市街的咖啡馆,就连藏在小街小巷的“淮扬小馆”生意都跟着红火起来。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乘坐高铁到扬州旅游。
如今,设计时速350公里的上海至南京至合肥高速铁路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这条高铁将经过扬州东站,未来,扬州将成为“十字交叉”的枢纽城市,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感受扬州的魅力。
出行提示
北京南—扬州东:G2571
广州南—扬州东:G1554/1551
成都东—扬州:D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