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动车段作业人员对动车组进行整修。张成伟 摄
张贵锋江春风李长安
检修过程控制系统,结合AI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如同智慧大脑,实现对动车检修过程的全流程监控与闭环管理,助力关键作业管控由传统人防向数智技防转变。
秋分已至,秋意渐浓。福州动车段福州南动车所内,一列列动车组迎来一年一度的秋季“体检”。与以往不同,今年的秋检秋鉴现场,少了许多手拿纸质单据来回奔走的工作人员,也少了通过对讲机频繁确认进度的嘈杂声。取而代之的是作业人员手中轻巧的智能终端和调度大屏上实时显示的任务状态。
“以前调度员要不停用对讲机呼唤、问进度,才能掌握现场情况。现在随着检修过程控制系统的运用,每列车的整修状态在屏幕上一目了然。”9月23日,福州南动车所主任王其凯指着大屏幕说。屏幕上,不同颜色的指示灯实时显示着各动车组的检修状态,绿色代表作业已完成,黄色代表作业进行中,红色代表作业存在异常需立即介入处理。系统结合AI智能识别、大数据分析、物联网等技术,如同智慧大脑,实现对检修过程的全流程监控与闭环管理,改变了传统检修的节奏与效率。
动车组秋检秋鉴任务项点多,这套系统建立“任务自己找人”的智能派工模式。动车组入库前,系统就已自动同步所有检修任务,精准推送至相关作业班组,抵达具体作业人员的手持终端。每名动车组机械师对自己当天的检修项目、技术标准清清楚楚,解决了口头传达可能带来的错漏问题。“作业拍照上传,系统自动识别合不合格,很简单!”专项修工班工长边家文边操作边介绍。完成检修后,作业人员通过手持终端拍照上传,AI图像识别系统自动判断部件安装、扭矩数值、密封状态等,实现做完即验、验完即传,既减轻了现场记录负担,又提升了检测的准确性。
为实现对检修标准的严格把控,该系统在磨耗件更换、空心轴探伤、齿轮箱油脂加注等8个关键作业环节中,引入AI智能识别、高精度智能扭力扳手及物模定位等多项技术,精准管控配件安装、工具清点等操作,助力关键作业管控由传统人防向数智技防转变。
动车组蓄电池检查是秋检秋鉴的重要项点,在CRH1A型动车组蓄电池检查作业区,动车组机械师邢子彬手持智能电压表,将表笔触点与蓄电池正负极端接触。“设备会自动采集记录蓄电池总电压值,并实时计算平均电压。”他介绍说,“如果总电压值不符合标准,就需要测量41个单体电压值,每次测量的单体电压值都会自动与平均电压比对,如果超过限值,设备就会立即报警。”整个过程仅需几分钟,相比传统人工测量、记录、计算、比对的方式,效率提升超过60%,且准确率更高。
检修过程控制系统还构建了完善的故障闭环管理机制。依托对各类检修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系统自动判断动车组是否满足出库条件。如果动车组某项检修作业遗漏或未完成,系统会立即提示该动车组不具备上线条件,杜绝动车组“带病”出库。从动车组入库前的智能派工、入库后的检修盯控,到最终出库前的全面核查,系统实现对现场检修的全盘掌握与管控,全面保障动车组安全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