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铁言
砥砺奋进七十载,大美新疆气象新。喀纳斯湖畔,乘旅游列车而来的银发团兴奋合影;霍尔果斯国境站,“钢铁驼队”满载集装箱呼啸西行;和田县罕艾日克村,“铁字号”特色产业红红火火;“民族团结一家亲号”列车上,各族旅客欢乐地跳起舞蹈唱起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喜庆时刻,这片雄踞祖国西北、占陆地国土面积约1/6的广袤土地安定祥和、蓬勃发展。声声风笛、滚滚车轮,见证着70年沧桑巨变,也展现着新时代美好图景。
新疆历来长路难行,直到解放初期,仍是“路到头、车到头”的边远之境。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一条条钢铁动脉过荒漠、越戈壁,谱写了新疆铁路从无到有的传奇——自1958年兰新铁路铺轨进疆起,南疆铁路、精伊霍铁路、阿富准铁路、兰新高铁、临哈铁路、格库铁路、和若铁路相继开通,目前运营里程已逾9500公里,覆盖全疆80%以上县级行政区。依托日益完善的路网,旅客发送量从1958年的70万人次增长到2024年的5000多万人次,货物发送量从1958年的234万吨跃升至2024年的2.37亿吨。轮轨铿锵,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劲脉动,更有力推动新疆走向繁荣的壮阔通途。
70年风雨兼程,钢铁巨龙每一次出发,都串联起幸福的图景。在南来北往的旅途中,乌鲁木齐至喀什、阿克苏等地“一站直达”,进出疆的道路越来越便捷;旅游列车串珠成链,客运服务用心用情,“坐着火车游新疆”带动文化旅游业火热发展。在保供稳链最前沿,中欧班列往来奔忙,运往世界的“中国制造”源源不断,双口岸协同发力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疆煤外运高效有序,棉纱班列开足马力,重点物资运输为千家万户送去温暖。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土核桃、烤包子“坐”着乡村振兴列车翻山越岭,铁路帮扶干部忙着跑项目、建厂房、促就业,老百姓的腰包越来越鼓,增收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宽广。延伸的钢轨,见证着新疆从百废待兴到百业兴旺的沧桑巨变。
70年坚守奉献,天山南北每一寸钢轨,都凝聚着奋斗的汗水。海拔3300米的阿尔金山上,线路工单膝跪地打磨钢轨,确保每一寸轨道都平顺安全;“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阿拉山口国境站,检车员每天行走20公里,只为保障国际物流通道畅通;高温炙烤下的吐鲁番北站站台,客运员汗流浃背、穿梭不停,为旅客安全乘降保驾护航;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建设者装上芦苇方格、种上植被条带,在铁路沿线筑起“绿色长廊”……如生长在天山之巅的雪莲,一代代铁路人扎根边疆、奋勇争先,用心血铸就着新疆铁路的辉煌。
心连心共襄盛举,手牵手再谱新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