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瞰位于勉县周家山镇黄龙新村的巴山秦水公司。杨晓明 摄
申琦周道刚贾智炜
生产车间、成品库、展厅……9月20日,走进陕西南部秦巴山区的陕西巴山秦水生态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现代化的生产设备有序运转,粮油、茶叶等当地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仿佛打开了一幅和美乡村建设的美丽画卷。巴山秦水公司干货分拣车间内,身着工装的工人们,正在将玉木耳进行分拣包装。来自勉县周家山村的村民张丽琼笑着说:“十几个姐妹在家门口就业,既能照顾老人孩子,还能挣到钱,我们都非常高兴。”
2009年2月成立的巴山秦水公司,地处汉中勉县周家山镇黄龙新村。作为一家融合一二三产业的现代化农业企业,该公司业务涵盖种植、养殖、收购、销售、特色食品精深加工等多项内容,目前已是勉县乃至汉中市涉农领域的标杆企业。
铁路定点帮扶的勉县,全县辖18个镇办202个村组,总人口42万人。近年来,聚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铁路部门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等系列举措,为包括巴山秦水公司在内的勉县多个企业提供支持,持续提升辐射带动力,筑牢勉县乡村全面振兴产业根基。
此外,铁路部门充分发挥国铁商城、快运商城、铁路12306App、高铁车站帮扶柜等平台优势,推动勉县农产品纳入铁路采购目录,促使勉县当地企业成为铁路系统职工福利、食堂食材供应商;专项投入资金,在勉县援建“勉县特色食品精深加工厂”和4条自动化食品生产线。
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要义。铁路部门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农村增活力,整合各方资源,推动勉县当地企业实现“产供销”一体化布局,协助当地农特产品销往167个地级以上城市,并进入北京西站、上海站等60余个高铁车站帮扶柜,让“深山珍品”变身“市场热品”。
“我们充分发挥秦巴腹地自然生态优势,因地制宜援建特色产业基地,群众通过土地流转、原料供给、就近就业等形式参与集体经济,实现稳定增收。”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挂职勉县副县长杨晓明介绍。
借助铁路帮扶的东风,巴山秦水公司近年来累计销售勉县农特产品9200余吨,直接带动勉县中药材、菌菇等12个产业发展壮大,让163个村1700余户增收。公司产品包括菜籽油、魔芋面条等100余个品类,成功打造了“秦水尚座”“沔州印象”“巴山秦水”三大核心品牌,并上架国铁商城等21个电商平台。
“我们会深化与铁路协作,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探索‘源头打造、市场导向、产业纽带、文化赋能’的乡村振兴新路径,让秦巴山区的农特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美好愿景贡献力量。”该公司负责人陆桂琴坚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