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人民铁道报

穿林海跨雪原 感受“中国速度”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2版:综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陈梦竹/尹晨曦吴金潞

  “抚顺有高铁了!家乡的新春天来了!”9月28日清晨,抚顺站站前广场上人潮涌动,市民张国强兴奋地说。秋风习习带来丝丝寒意却挡不住人们的热情,鼓掌、尖叫、留影……每一张照片都记录下这一刻的激动与自豪。

  站台上,沈佳高铁沈白段首发列车G8167次稳稳停靠。银灰色车身上红黄相间的腰带格外夺目,引来无数镜头。“给我和首发车来一张!”“我也要拍!”有人踮起脚尖,有人挥舞双手,快门声此起彼伏,争相定格与高铁的“第一张合影”。

  列车旁,乘务人员身着暖紫色制服,在车厢门口迎候每一位登车旅客。驾驶室里,“新时代·铁路榜样”、沈阳机务段动车组司机黄斌正逐一核对操控台各设备数据,目光专注,为首发做着最后的准备。

  10时08分,伴随一声清亮的风笛,首发列车缓缓驶出抚顺站,奔向长白山方向。这一刻,沈佳高铁沈白段正式融入东北大地的脉动。

  车厢内温暖明亮,旅客们笑语盈盈。来自抚顺的雷大爷感慨地说:“以前去长白山坐汽车要大半天,现在不到两小时就能到,真好!”通化的王女士高兴地补充道:“孩子在沈阳工作,周末可以随时回来了,再也不折腾了。”

  一条新线,改变的不只是时空,更是生活。

  列车飞驰,窗外秋景如画。电子显示屏上,时速数字稳步攀升,最终定格在350公里,掌声在车厢里骤然响起。

  细节之处,更见用心。列车乘务员穿梭在车厢间,耐心提示安全注意事项,及时为旅客答疑解惑。朝鲜族旅客朴大爷听到列车员用流利的朝鲜语介绍长白山北坡预约方式,顿时安心:“本来担心沟通不方便,这下踏实了!”

  “为做好开通运营准备,我们选拔业务精湛、素质过硬且服务意识强的骨干组建乘务班组,系统性学习专业技能和手语、朝鲜语、英语等多语种,并积极组织各类应急处置演练。”首发车列车长刘希玲介绍,“车上配备了儿童玩具、女士用品、老花镜、手机充电转换头等物品及长白山景区导览攻略图册,全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

  列车飞驰,驶过一段“隔音隧道”,车内却热闹起来。“这应该就是园池特大桥了!”一些铁路爱好者边讨论边举起手机拍照。银色桥身横跨吉林园池湿地,桥下水面倒映着蓝天白云,几只中华秋沙鸭自在游过。

  “我此前看了介绍,沈佳高铁沈白段特意在中华秋沙鸭栖息地设置了全封闭式声屏障,在框架结构上安装的特制‘金属吸声板’设置有吸声微型孔洞,就是为了不惊扰这些‘水中大熊猫’。”来自吉林长春的铁路爱好者周凌宇兴奋地说。抚顺市民代迎春望着大桥、湿地、飞鸟构成的秀美生态画面不禁感慨:“终于盼来了家门口的高铁,这一路的隧道、桥梁技术含量不低啊!”

  11时48分,列车缓缓驶入长白山站。这座以“天池水韵”为设计灵感的车站独具特色,站台上早已挤满了迎接首发列车的铁路工作人员和当地民众。旅客们有序下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纷纷表示这就是难以置信的“中国速度”。

  “太快了!太稳了!”刚下车的旅客李先生情不自禁赞叹,“入冬后,周末来长白山滑雪太方便了!”白山果农霍大叔也满怀憧憬:“蓝莓、葡萄早上采,中午就能上沈阳市民的餐桌。高铁就是咱们的致富路!”

  银龙飞驰,穿林海、跨雪原。它承载的是山河的辽阔,是人民的期待,是东北全面振兴的铿锵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