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号”旅游列车停靠在乌鲁木齐站,旅客在车厢里拍照留念。摆风亮 摄
旅游列车行驶在和若铁路若克雅特大桥上。摆风亮 摄
青山环抱的阿勒泰小东沟,静谧美好。马雪盛 摄
“新东方快车”旅游列车车厢内景。摆风亮 摄
“天山号”旅游列车酒吧车厢内景。 杨志明 摄
银发旅客乘坐旅游列车抵达和田站。关拥军 摄
新疆国际大巴扎。 关拥军 摄
关拥军杨志明
翻越天山来相见,千里美景一线牵。
古有瑶池之称的天山天池、号称世界唯一与城市相连的库木塔格沙漠、保留着传统木屋建筑的禾木村、被称为“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赛里木湖、被誉为“研究古西域城市的活化石”的喀什古城……仿若仙境的美景与充满魅力的民族风情令人心驰神往,每年都吸引众多游客前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势为三山夹两盆,风景名胜分布在广袤的大地上。以乌鲁木齐到喀什为例,两地相隔近1500公里。过去,受交通条件限制,想一次畅游南北疆,颇为不易。
近年来,铁路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部署要求,落实“旅游兴疆”战略,持续做强“坐着火车游新疆”品牌,积极推动铁路和旅游融合发展,打造精品旅游线路,推出品牌旅游列车。列车穿越天山南北,载着旅客畅行在广袤的新疆大地上,满足更多旅客游西域秘境、赏丝路风情的需求。
新疆旅游开启“慢旅行、深体验”模式
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旅游列车的开行,让广大旅客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感受到大美新疆的独特魅力。
“大美新疆,我们来了。耶!”9月25日,在即将发车的Y931次旅游列车旁,面对镜头,一群旅客高声欢呼,兴奋之情溢于言表。他们将开启为期14天的南北疆秋日之旅。
“哇,好美的天山!好美的盐湖!”旅游列车从乌鲁木齐站开出,向着吐鲁番站驶去。夕阳下,远处的山峦与线路旁的盐湖闪着一层金色光泽,洁白的风力发电机迎风旋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来自湖南的旅客吴梦琴与爱人看着窗外,不禁连连感叹。
吴梦琴一直向往到新疆旅游。此前,她曾游览过新疆国际大巴扎、天山大峡谷等景区,独特的民俗文化和壮美的天山风光在她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但因假期限制和南北疆遥远的距离,很多景点没能去成,她留下了遗憾。这次选择乘坐旅游列车,终于圆了她畅游南北疆的梦想。
“退休后我和老伴想到新疆看看,但是老伴腿脚不便,这让我们怀有顾虑。”这次的火车之旅将潘秀兰心中的担忧一扫而空。结束一天的游览后,她与老伴回到车厢,翻看相机里一张张照片,分享着当天的旅游收获,“每到一个站,一下车我们就看到工作人员推来轮椅为我们服务,非常感动。”
近年来,新疆铁路越来越密集,线路贯通天山南北,通达全疆所有地州市,覆盖80%以上的县级行政区。同时,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加强与政府、旅行社联系合作,将天山南北丰富的旅游资源串点成线、连线成片。
一早,霞光从窗外射进车厢,旅客王世平所在的包厢内热闹起来,大家在穿衣收拾的同时,你一言我一语憧憬着当天要游览的喀什古城。“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当列车即将到达喀什站,王世平与朋友们不约而同站了起来,齐齐看向窗外,“列车安全平稳,随时可以欣赏窗外的美景,舒适便捷。”走出车厢,他们来到站前广场,在身后“喀什站”三个大字前齐声欢呼:“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从过去对“路长旅短”望而却步,到如今“铁路+旅游”的创新模式,车随人走、夜行日游、夕发朝至,旅游列车“慢旅行、深体验”的特色,有效满足了旅客高品质的旅游需求,让新疆美景美食变得触手可及。
窗外是风景,车内是温情
清炖羊肉、手抓饭、揪面片、薄皮包子、种类多样的水果……旅游列车的餐车里,每张餐桌上都摆满了新疆特色餐食。刚结束一天的旅程,旅客们四人一桌大快朵颐。餐车工作人员忙着上菜送汤,旅客们频频举杯碰杯,仿佛置身星级餐厅。
如何提升餐饮质量?针对老年旅客占比多的特点,列车工作人员提前排摸大家的口味偏好、营养需求和健康状况,精心设计菜品,在饮食上注重软烂易消化,突出少油、少盐、少糖,让旅客尤其是老年旅客吃得更安心、更健康。
如何提升设备水平?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全面实施客运服务品质提升补强工程,进行“美化、亮化、温馨化、智能化”改造,精准调试温度、照明智能控制系统,在列车上增设医疗急救箱和紧急呼叫按钮,车厢内部采用无障碍设计,车厢走道、卫生间及上下车区域均设置防滑垫和安全扶手,列车内配备轮椅、小冰箱,全方位服务旅客。
如何提升服务品质?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增强列车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加强服务技能、服务礼仪培训,打造品牌服务团队,规范品牌服务行为,执行统一服务标准,在客运站车统一设置“天山雪莲”服务台、服务点,提供血压监测、健康监护等服务,对携带行李较多的旅客,安排专人搬运大件行李至火车包厢或酒店客房,让旅客出行体验更美好。
在快手平台上,名叫“宋玉希”的博主发布了一条介绍旅游列车套房的短视频,分享自己到新疆旅游的体验和收获,该短视频收获点赞18.1万次、评论1.6万条、分享5.5万次。短视频最后的新疆歌舞表演格外吸引眼球。
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持续叫响“天山雪莲”服务品牌,践行“敏感、用心、用情”服务理念,做到旅客有所需,铁路就有所应,用心烧制菜肴、精心挑选车体、贴心提供服务,让旅客宾至如归。
列车拉来致富的希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新疆,很多曾经因为交通不便寂寂无闻的边城小村,因为独特的民俗和绝美的自然风光,逐渐成为众多旅客心心念念的网红打卡地。旅游列车开行,拉来的是众多旅客,带来的是当地村民致富的希望。
“列车上吃得好、休息也好,特别适合我们老年人。”旅客金瀚赢今年60多岁,与他结伴而行的也都是近70岁的旅客,旅游列车一铺到底,省去了频繁换乘、搬运行李等麻烦。当列车停靠在阿勒泰站,距离目的地禾木村也就更近了。
禾木村为蒙古族图瓦人的聚居地,有中国保留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图瓦人部落。如今,这里一年四季游人如织,当马队队员、出租木屋开民宿、从事旅游服务业,是禾木村全民参与旅游的“三驾马车”。2024年,禾木村集体收入673万元,其中村民分红170多万元。
“旅客越多,我们的生意就越好。”赵萍云在北屯市站旁经营着一家商店,客流量的增长带来的是营业额的增加。赵萍云的孩子还在读研究生,一家人的经济来源主要靠这个商店。得益于旅游列车的开行,围绕火车站做生意的商家享受到了红利,生意越来越好。
一业兴而百业兴。旅游列车的开行,促进了住宿、餐饮、购物、文娱等行业发展,带动了本地群众就业。谈起旅客接待现状,喀什市某国际旅行社总经理黄先生颇有感触:“目前开行旅游列车是大趋势,预计今年接待游客量较去年增长1到2倍,我们将进一步提升服务,接好这一波‘流量’。”对于未来,他充满信心。
春赏花、夏踏青、秋看胡杨、冬玩冰雪,坐着火车游新疆档期满满。乌鲁木齐局集团公司结合新疆季节特点、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特色文旅资源,开发了品质型、舒适型、普惠型特色旅游列车产品,设计多条旅游线路,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旅行需求。
从北疆的喀纳斯湖到南疆的喀什古城,从广袤的草原到神秘的沙漠,旅游列车畅行天山南北。最美的风景曾经远在天边,而今近在咫尺,越来越多的旅客畅行新疆、乐游中国、欢享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