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房县农商银行 精准施策 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
日期:09-29
本报记者 曹沛原
【农村金融时报】
在湖北省十堰市房县化龙堰镇上湾村,千亩高标准农田方方正正,阡陌纵横。谁能想到,这片高标准农田的建设在今年初因资金问题险些“搁浅”。
“规划图有了,项目批了,可前期投入资金巨大,我们自筹的资金很快就见底了,买建材、请人工、定设备,哪一样都等不了。”回忆起年初的困境,房县化龙堰镇上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负责人陈明清仍记忆犹新。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利好长远的大事,但动辄数百万元的投入让村合作社压力巨大,工程进度一度放缓。
转机发生在今年2月份,彼时湖北房县农商银行正深入开展“六访六增”活动,该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上湾村时从村干部那里得知了这个情况。
“农田建设是我们服务‘三农’的要事,绝不能因为资金问题导致项目‘搁浅’。”该行客户经理立刻将情况向上汇报。房县农商银行迅速启动“绿色通道”。随后,该行工作人员连续几天扎在村里,在详细了解项目规划、资金缺口和未来收益预期后,他们为该合作社量身定制了融资方案,为其提供一笔期限灵活、利率优惠的50万元信贷资金,专门用于支持其高标准农田建设。
资金很快到位,房县化龙堰镇上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随即支付了拖欠的工程款,购入了新型节水灌溉设备,项目得以全面加速。“农商银行这笔钱太关键了。你看,现在小田变大田,机械能下地,水肥能直达,以后种地省心又省力。我们打算今年全部种上优质玉米,预计亩产都能提高不少。”陈明清指着已经平整好的土地和新修的水渠感慨道。
这笔信贷支持带来的不仅是眼前的工程进度,更是长远的效益。房县化龙堰镇上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规模化经营,预计每年可降低生产成本约5%,增产粮食逾15万斤,新增土地流转费也为村集体和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房县农商银行通过主动走访、精准对接、高效审批,将金融活水引入田间地头,有效破解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钱从哪里来”的难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乡村振兴主办行”的责任与担当。
如今,在上湾村,昔日的“碎田”已变身“智慧良田”。房县农商银行的这笔信贷资金,不仅滋养了土地,更温暖了农户的心,为全县的高标准农田建设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
(通讯员张训炎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