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行福建莆田秀屿支行 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注入强劲动力
日期:09-29
本报记者 陈衍水
【农村金融时报】
近年来,农行福建莆田秀屿支行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精准“灌溉”鲍鱼、海带等海上特色产业发展,为地方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小鲍鱼”变身“金元宝”
南日岛,地处平海湾和兴化湾交汇处,是福建省第一大离岛,拥有得天独厚的海域条件。这里海水清澈,温度、盐度适宜,是鲍鱼生长的黄金海域。凭借着大自然赋予的独特优势,南日岛成为全国最大的乡镇浅海浮筏式网箱养鲍基地,“南日鲍”更是凭借卓越品质,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近年来,随着全国鲍鱼产量持续增长,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南日鲍”价格波动明显,养殖户们面临巨大的压力,资金短缺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一大难题。
“鲍鱼以海带、龙须菜等纯天然食物为饲料,养殖投入高,还要买鱼苗、网箱等,资金需求量很大。”南日岛鲍鱼养殖户周木才告诉记者。
为助力南日岛鲍鱼产业突破发展瓶颈,农行莆田秀屿支行积极发挥金融纽带作用,定期组织员工深入南日岛开展调研,与养殖户、水产企业等深入交流,了解他们的金融需求,以农行“惠农e贷”等特色产品为抓手,为他们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持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
三年前,周木才在农行10万元惠农贷款的助力下,扩大了鲍鱼规模,近年来收入节节攀升。“今年贷款到期前,农行工作人员主动与我联系,为我办理了续贷业务。有了农行的支持,预计我今年的收益将更加可观。”周木才说道。
“海上庄稼”成就致富新希望
莆田市秀屿区平海镇,东南两面临海,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和广袤的浅海滩涂,为海带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平海镇嵌头村、上店村等村庄是海带养殖大村,这里的村民世代以海带养殖为生。
每年春季是海带养殖的关键时期,农户需要大量资金购买种苗、绳索、浮筏等生产资料。柯清廉是上店村的海带养殖户,今年年初,他有意将养殖规模扩大,却面临资金短缺问题。农行莆田秀屿支行客户经理从村干部口中得知柯清廉的资金需求后,主动来到柯清廉家中,结合他的实际养殖情况,向他推荐了农行“惠农e贷”产品,该产品不仅利率低,而且免担保。
海洋生产季节性强,为不耽误海带放苗黄金时期,农行工作人员为柯清廉开通了信贷受理“绿色通道”,安排专人在短短几天内完成了贷款调查、上报、审批等流程。贷款审批过后,农行工作人员再次来到柯清廉家中,耐心指导他通过农行手机银行进行放款操作。
“今年我计划扩大养殖规模,但资金一直没着落,多亏了农行的贷款支持,帮我解决了大问题。”柯清廉高兴地告诉记者。
传统海带加工方式以粗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低,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海带产品的需求。为助力海带产业向深加工和品牌化方向迈进,农行莆田秀屿支行通过加大信贷投放,积极支持相关企业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助力产业向深加工和品牌化方向迈进。
福建海雄工贸有限公司是莆田市秀屿区一家从事海带等海产品加工生产的小微企业,在农行500万元贷款支持下,该公司顺利完成了海带加工生产线的设备升级和技术改造,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产品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销售额实现新突破。“农行的金融服务就像一场‘及时雨’,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该公司负责人林先生表示。
下一步,农行莆田秀屿支行将继续秉承服务实体经济的宗旨,不断提升海岛金融服务水平,与海岛特色产业携手共进,共同谱写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乡村振兴和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通讯员陈燕红对本文亦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