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俞颖颖 文 通讯员 吕斌 摄
“看了‘小红书’上的推荐,说这里风景好、登山强度不大,很适合菜鸟级徒步爱好者,我们就来了。”10月4日上午,来自上海的赵先生带着家人,自驾来到位于新昌县沃洲镇鳌峰村青宅自然村的盐帮古道入口,开启假期徒步之旅。与赵先生一家的“自由行”不同,来自江苏的朱小姐则与伙伴们选择跟团游。“这里既有蜿蜒水路,又有平缓陆路,一路走下来,满眼都是好风景。”徒步结束后,朱小姐直言“不虚此行”。
作为盐帮古道盐壶展览馆的主理人,青宅自然村村民梁国型这几天忙得脚不沾地。他告诉记者,许多徒步爱好者到了这里,都会到展览馆参观,“最多的一天,展览馆接待了上千人”。
与此同时,在儒岙镇的天姥山景区,第二届疗愈生活季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吸引了不少年轻游客“躺”在风景中感受诗意生活。“这里的风景真不错,就这样躺着什么都不做,就很放松。”来自上海的王女士躺在户外充气沙发上说,他们一家三口第一次来天姥山,父女俩去爬山了,她选择在山水间放松地坐坐。离王女士不远处,有几位游客正忙着搭帐篷,他们表示要留在山上感受夜风和满天繁星。
这个长假,虽然暑气未消,但游客们都迫不及待地奔向新昌的山水间,或徒步或露营或攀岩,解锁“体育+旅游”的N种打开方式。
户外运动的火热,让新昌县趋于闲置的乡村道路成为“引流道”。新昌以建设国家登山步道示范工程为基础,依托原有的登山、徒步路线和公路路网,推出五大类徒步经典线路共计23条,以路网串联景点乡村175个。
“古道热”悄然催生了周边的“徒步经济”。盐帮古道周围的不少村民抓住商机,在入口处纷纷支起小摊,吆喝着自家种的小京生、牛心柿等农产品。距离韩妃江古道不远的东茗乡下岩贝村,则成为远近闻名的“民宿专业村”,有40余家民宿在此集聚发展。
曾经“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地理桎梏,如今正成为撬动户外经济的一个支点。近年来,新昌县立足山水资源,创新探索“体育+”发展模式。2023年,新昌县成立户外运动专班,充分挖掘新昌体育旅游资源优势,以山地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为特色,倾力打造“户外运动王国”,走出了一条以竞技带动经济的新路子。
“我们希望把新昌打造成长三角运动休闲体验区和户外运动示范区。”新昌县教体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如今在新昌,一张“点、线、面”结合的立体山地户外运动网络已经慢慢成型:春可休闲露营,夏可清凉嬉水,秋可徒步古道,冬可登天姥看雾凇。
新昌将项目建设融入自然肌理之中,在十九峰景区,整合狐巴巴乐园和景区周边金山村、下岩贝村等优势资源,发展人工攀岩、自然岩壁攀岩、桨板、皮划艇、热气球、飞拉达、草坪露营等户外项目,打造十九峰户外运动公园。沃洲镇则依托万丰航空小镇产业基础,打造休闲运动小镇,现已两次举办航空运动嘉年华。
新昌县还积极在“品牌赛事”上做文章,聚焦新兴户外运动项目,发展高水平专业赛事,形成一批具有新昌辨识度、全国影响力的特色赛事品牌。比如2025年举办的“逐梦天姥”越野挑战赛,有1900多名运动员参赛;举办“纪念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题词73周年全民健身主题活动(全国主会场)系列活动6场次,吸引了4000多名运动员参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