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紫色相框,相框里画着几个“纸月饼”。
多年前,工厂倒闭,我下岗了。待在家里,心情极度郁闷,丈夫又经常出差,淘气的儿子就成了我的出气筒。
那天早上刚起床,我在厨房里准备早餐,半天不见儿子出来,原来他在洗脸盆里洗袜子,水把上衣袖子溅湿了一大片。我把儿子拉到厅里开始训斥:“你不好好洗脸,洗袜子干什么?妈妈下岗,天天在家没事做,还用得着你洗袜子吗?是不是又想玩水?”
儿子抿着嘴唇,沉默片刻,委屈地说:“我看妈妈心情不好,想洗了袜子,让你高兴,可结果把袖子弄湿了……”
儿子的话像针一样刺痛了我的心。是啊,下岗一个月来,自己天天都是这种神情面对儿子,而他却努力地想让自己开心,我为自己的暴躁感到羞愧。把儿子送到幼儿园,我给做心理咨询的同学打电话,要求参加她的培训班。
半年的培训转眼就结束了,中秋节前夕,我要到外地考点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那天,丈夫和儿子送我去火车站,上车前,儿子把一个信封递到我手中:“妈妈,这是我送给你的中秋节礼物,祝你考试成功,你要等到中秋节晚上才能把它打开啊……”
我抚摸着儿子的头,高兴地答应了儿子的要求。
中秋之夜,我在餐厅匆匆吃过晚饭,回到房间准备复习,忽然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妈妈,祝你中秋节快乐!可别忘了看我的礼物。”
挂断电话,我打开信封,取出折叠的纸张,只见上面画的是五个月饼。中间是一个大月饼,旁边围着四个小月饼。每个月饼都有不同的“馅料”,中间的大月饼上面是“祝妈妈考试成功”,四个小月饼上面依次是“幸福、快乐、年轻、自信”。
儿子刚上小学一年级,不会写的字他就用拼音代替。看着这些纸月饼和歪歪扭扭的字,我禁不住泪流满面。儿子虽小,却很懂事,用这种方式祝福中秋佳节,也用这种方式来鼓励自己找回自信。
现在,我已通过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二级考试,并成立了自己的心理咨询室,而儿子送的“礼物”,一直被我珍藏着。每当遇到挫折,只要看看这些纸月饼,我浑身就产生了战胜困难的力量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