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绍兴晚报

分享我的朋友圈

日期:10-04
字号:
版面:第08版:小记者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陶堰街道中心小学五(1)班 沈乐心 指导老师 朱菊英

  云冈石窟是山西的一颗明珠。暑假,我们一家来游览云冈石窟。印象最深的是第六窟,它可以用“富丽堂皇”来形容。只见洞窟雕满了佛像、神兽等,大大小小的石雕,神态各不相同,栩栩如生。来到后室,一抬头,头顶满是飞天雕像。那些雕像千人千面,无一雷同。有的臂挎花篮,采摘鲜花;有的怀抱琵琶,轻拨银弦;有的倒悬身子,自天而降;有的彩带飘拂,漫天遨游;有的轻舒双臂,翩翩起舞……看着这些精美的浮雕,像是走进了辉煌灿烂的艺术殿堂。

  纵观绵延一公里的雕像,它们是古代工匠的鬼斧神工,也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柯桥区中国轻纺城小学二〈3〉班 茅语涵 指导老师 徐建红)

  少年之志

  一到国庆节,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走在街道上,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仿佛一片红色的海洋。那鲜艳的红色,是中华民族不屈的象征。回顾历史,我们的祖国历经沧桑。从鸦片战争的硝烟弥漫,到列强的侵略瓜分,从封建统治的腐朽,到民族的觉醒抗争,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摸索,在苦难中前行,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民族的解放,抛头颅,洒热血,他们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英雄赞歌。

  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要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柯桥区齐贤中学初三〈8〉班 俞馨甜 指导老师 高莎莎)

  桥边岁月长

  细雨如丝,漫不经心地落在青瓦屋檐上,滴进粼粼河面,最后轻柔地吻过那座弯弯的石拱桥。桥身爬满了深绿的苔藓,一层叠着一层,像给沉默了许多年的石桥,悄悄缀上了生机盎然的印记。

  栏杆之上,一排石狮子静静伫立。岁月磨平了它们眉眼间的细致纹路,却没能抹去那份威武——怒目圆睁的轮廓依稀可见,蓬松的鬃毛线条仍带着气势,像一群忠诚的守护者,日夜守着这座承载了时光的老桥。

  清晨的雾气里,常有小船轻轻在桥下划过。尖尖的船头拨开朦胧的晨雾,悄无声息地滑进桥洞的半圆里,像是投入了一个温柔的怀抱。偶尔,船夫会和岸上早起的人搭几句话,清亮的话音在雾气中悠悠荡开,又慢慢融进河风里。

  待到傍晚,桥边便热闹起来。人们端着饭碗,随意倚在栏杆上,家长里短的闲谈伴着饭菜香散开。家家户户的炊烟升起,慢悠悠地融进渐暗的天空。夕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整条河瞬间被染成暖融融的红色,像一团不灼人的火焰,温柔地裹着桥,裹着岸边的老屋。

  这水乡的日子,就像桥下的河水,看着平静无波,却藏着生生不息的力量。它日复一日冲刷着石桥的苔藓,浸润着岸边的老屋,也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在这里出生、长大的人。有人背着行囊离开,也有人带着思念归来,唯有这河水潺潺不断,桥影在波光里静静长存。那桥虽弯,却稳稳撑起了一方水土的烟火,撑起了一段又一段关于家乡的记忆。

  (鲁迅小学和畅堂校区五〈1〉班 谢毅宁 指导老师 卢迎)

  红星闪闪

  蝉鸣织就的盛夏午后,我轻启书页,《雷锋的故事》如一扇时光之门在眼前洞开。

  那些流淌在字里行间的故事,如涓涓暖流浸润心田,雷锋叔叔“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深深印刻在了我的脑海里。

  在开往旅顺的火车上,他的身影始终穿梭在拥挤的车厢:他手持扫帚,扫净车厢里的尘埃;他手端白瓷茶杯,滚烫的开水送到了一位位需要的人手上,为他们驱散冬日的严寒,带来心间的温暖;当白发苍苍的大娘急得团团转时,他默默掏出津贴补上车票,那抹军绿色的身影,成了车厢里最动人的风景。就这样,火车开了一路,雷锋叔叔的好事也做了一路。他立志要做一颗“螺丝钉”,不论多么微不足道,也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祖国和人民送去温暖的光亮。

  合上书卷时,晚霞已染红窗棂,而心中的波澜却久久未平。雷锋叔叔虽然已经离开我们好多年了,但他像一颗闪闪的红星,永远照在我的心里,为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树人小学朝阳校区一〈2〉班 章星莹 指导老师 蒋叶菲)

  四季之歌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每次踏进迪荡湖公园,我都觉得自己变成了一支会跳舞的画笔。远处的青山像浸在水里的翡翠,近处的廊桥弯着腰在照镜子,连湖面的波纹都是画纸上细细的银线呢!

  春天是个爱跳舞的小姑娘。她甩着缀满桃花的衣袖转圈圈,柳枝就跟着跳起摇摆舞。我和小伙伴们举着蝴蝶风筝在草坪上奔跑,线轴唱着“吱呀吱呀”的歌谣。忽然有片花瓣落在我鼻尖上,痒得我直打喷嚏,惊得湖里的小鱼吐出一串串泡泡音符。

  夏天摇身一变,成了戴草帽的采莲女。荷叶举着翡翠伞挤满湖面,粉荷花踮着脚尖跳着水上芭蕾。我们在老樟树下搭起帐篷,妈妈带来的冰镇杨梅在铁饭盒里“叮咚”作响。夜晚萤火虫提着灯笼来找我玩,我用狗尾巴草给它们当指挥棒,领着星光在芦苇丛里开演唱会。

  秋天化作挎竹篮的果农阿姨。她把桂花香装进风的口袋,把柿子灯笼挂在枝头摇晃。我和爸爸坐在金黄的银杏毯上野餐,忽然有片枫叶飘进果汁杯,变成红艳艳的小船。夕阳给湖面撒了把碎金子,连大白鹅游过都要衔走几颗。

  冬天则是个裹棉袄的胖娃娃。残荷举着枯黄的望远镜,偷看野鸭在芦苇丛捉迷藏。我们趴在木栈道上数鸭子,呼出的白气像棉花糖挂在睫毛上。湖面结出薄薄的冰片,阳光一照就变成亮晶晶的玻璃糖纸,用小石子轻轻一敲,溅起一串水晶铃铛。

  (绍兴市少儿艺术学校四〈2〉班 蔡泽韬 指导老师 王铭敏)

  土豆泥

  我想尝试做一盘土豆泥。

  有了计划之后,我立刻与妈妈去集市买了四颗大土豆,回家洗净后入锅。土豆像在热水中洗澡似的,来回翻滚。煮土豆短短的二十分钟,我站在灶台焦急等待,仿佛像过了几个世纪一样。

  终于煮好了,我先接了盆冷水,再把土豆放入冷水中,等待片刻,轻轻地用刀一削,皮就掉落了下来。然后,我拿出小勺子,想把土豆们压碎,但是试了几次,发现速度太慢了,我又换了小叉子,可还是很慢。妈妈说,慢工出细活。于是我耐着性子慢慢地压。压着压着,突然,我灵机一动,去柜子里找出了我的“重量级武器”——长柄铁勺。就一下!那土豆就秒变成了土豆泥,铁勺的威力果然巨大无比!接着,小叉子再次闪亮登场,我用它再加入牛奶和食盐,搅拌搅拌,特别合适!

  我把它们放在碗里,压实,倒出,土豆泥就有了形状。最后,准备灵魂酱汁:在锅中放入玉米淀粉、黑胡椒、蚝油、盐和温水,开小火煮沸,然后它会变黏稠,趁热淋在土豆泥上……

  这份土豆泥吃起来十分香甜,又软又糯。妈妈品尝了一下说:“巨好吃,太香了!”   (鲁迅小学人民路校区六〈13〉班 陆旻浩 指导老师 陈海虹)

  云冈石窟